土家族的炸龙节
过除夕算是过小年,过元宵节才是真正的大年,这是土家族的习俗。2014年元宵节,我在贵州德江县过了一次当地的大年,亲身体验了一次当地的炸龙习俗。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土家人非常好客豪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酒杯碰撞间,早有人开始讲述炸龙节的来历。
早在明代永乐年间,德江就有舞龙求雨的习俗,传了一代又一代。到了民国年间,舞龙从过去的村村寨寨集中到了县城,但舞龙的绝活却不如从前了,唯独炸龙却是一年胜过一年,表现为用鞭炮密集轰炸游行的舞龙队伍。据说是龙自起水后,降魔除妖,已经附有邪气。炸龙是为了炸掉邪气,带来一年的平安好运。
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对于我这样从不放鞭炮的人来说,还是被当天的场面震撼到了,猛烈如同在枪战片的现场,自己彷佛也变身为一团爆裂炽热的花火。对于在北京放鞭炮不过瘾的朋友来说,这无疑是非常兴奋刺激的。
元宵节当天下午,当地的大小街道就被封闭起来了,男女老少都云集在便道上,等着观看舞龙。下午一点,锣鼓响起来,80条百米长的舞龙队伍相继出来,沿着大街小巷游行表演。每一条龙都是不一样的,有的金光闪闪,有的紫气森森,有的赤身金甲,由灯牌指引,虾兵蟹将开路,在大街小巷蜿蜒翻腾。巨龙舞动时,还以喷黄烟作为效果,队伍中有人点燃烟花一路跟随,饶是好看。
当地人告诉我,舞龙的好坏取决于逗宝者。逗龙人手持彩珠,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因势利导,把龙头逗得左右摆动。龙头的人一般表现的非常凶猛剽悍,但龙尾之人一般是男扮女装,滑稽逗乐。如此历经三四个小时,舞龙队伍才全部收场。
重头戏是晚上的炸龙。去观看前,我已经戴上头盔和口罩,这身打扮引来当地人的大笑,他们对于炸龙已经习以为常,也丝毫不会躲闪。
下午六点左右,各路龙灯便脱去龙衣,准备迎接人们的轰炸。舞龙的小伙子们都只有20岁上下,赤着单薄的脊背,上阵前先要喝上2斤白酒。一位小伙子说,当地男孩从初中就开始参与炸龙了,炸得越猛越好,即使挂彩也是骄傲的。
晚上七点,大街小巷的主人家里已经准备好成箱的烟花爆竹,并请来帮手,只要舞龙者一出现就将数十杆鞭炮和几十箱烟花对着舞龙的队伍进行密集的轰炸。舞龙者还是沿着下午的道路走,开始还有点花拳绣腿,但几个回合后,龙灯已经被炸得骨酥筋断,皮肉不存。一队舞龙人在烟熏火燎之下满脸乌黑,有的皮开肉绽。但舞龙人却仍如过河卒子一样,毫不退让,一路向前。
街道已经全部火光冲天,几十条龙把整个县城都煮沸了。一些十字路口上,好几条龙纠缠在一起,上百杆鞭炮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纸屑和碎石翻飞,人群中不时传来惊叫声。舞龙者已经踉跄前行,在夜晚的火光中,只见一群发光的背部在走动。
此时,空气中全是硫磺火药味,龙灯也早炸得只剩篾条,有的不能首尾相连。但人们还是继续地走着、炸着,直到全部化为灰烬。
舞龙者不会被炸伤吗?这是我最为关心的,一位从队伍中冲出来的舞龙者指给我看,爆竹只会皮开肉绽,都不会见血,涂上药膏一个礼拜后连疤痕都很少留下。对此,当地人解释为神龙庇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虽无法彻底理解当地的节庆风俗,但眼见他们却过得十分快乐。
正月十六一早,人们就将炸掉的龙骨烧掉送入河中,乞求一年的风调雨顺。这个炸龙节才算过完。
- 上一篇:哈尼族春节——昴玛突节
- 下一篇:清明节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