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县域经济 培育特色产业是关键
2014-02-25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点击数:1180
“未来10年是中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跨越的10年。实现这一跨越面临最大的难题是现在居住在农村的近9亿人口,怎样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怎样增加他们的收入。”2月22日,在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县域对产业和就业的承载能力,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专家们认为,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以人为本和以城市群建设为主体形态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或将担当重任。
县域经济发展和提升空间巨大
作为国家最基本的经济社会单元,县域涵盖着城镇与乡村,还兼有农业与非农产业,是宏观和微观、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载体。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划2856个,全国县域国土面积89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3%。县域人口约9.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1%。
从经济总量角度看,全国县域经济的GDP总和约占全国GDP的50%左右,全国县域经济的社会消费总额大概占全国的50%。县域不仅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另一方面,县域经济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截至2012年,尽管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达到了52.57%,县级行政区划数量众多,但在县域内的城镇实质上普遍存在着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差、综合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
从产业的角度看,许多城镇的县域经济到目前为止还是以分散经营的农业或农产品(000061,股吧)粗加工为主导产业,许多城镇缺乏优势产业的支撑,综合经济实力薄弱。同时缺乏新兴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的进驻,产业的集聚能力有限。从城镇建设和民生的角度看,许多县域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都还达不到城镇化的要求,人居环境的改善还有很大的空间。此外,县域居民在子女教育、医疗、就业等多方面也有诸多不便,县域社会保障力度亟待加强。
有专家认为,目前超过两亿多的外出农民工,在县级城市居住就业的只有20%左右,说明县域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和集聚人口的功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郑新立也表示,现在城市化遇到一个矛盾,即大城市就业机会多,但生活成本高,而且城市交通拥堵,各种城市病都出来了。而中小城市虽然生活成本很低,但是县城却没有就业机会。
“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实际上都是需要通过县域产业升级和城市建设两方面同步发展,实现"产"与"城"的充分融合,从而引领县域经济的腾飞。”郑新立说。
培育适合地域经济特色产业是关键
“做好城镇化的前提,是扎实、踏实发展实体经济。”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只有有了强大的实体经济,城镇化才能有一个根本性的前提和精神。
对此,郑新立表示认同。他建议,在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布、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应注重城镇产业经济的培育,尤其是二、三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关数据表明,产业园区对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的确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
有研究机构发布的《2014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路径前瞻》报告就显示,2012年全国105个国家高新区实现GDP5.22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2013年1—9月,全国200个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77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6%。
值得注意的是,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已经出现了抓住县域经济核心驱动力,以“产”促“城”的深度实践。
“固安从产业发展出发,创造就业机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模式。”郑新立以固安为例,认为其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和学习的新样本。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距离北京市中心仅50公里的典型农业县,2002年之前,固安县地区生产总值不足35亿元,全县年财政收入不足亿元,发展水平位列廊坊市十个县(市、区)中的后两名。2002年6月28日,固安工业园区奠基,引入了华夏幸福(600340,股吧)基业这一市场力量,拉开了固安快速发展的序幕。
华夏幸福基业通过与国内外顶级战略发展与规划设计公司进行合作,为固安量身定制发展方案,将区域的产业发展、城市功能、生态环境进行统筹规划。在产业升级方面,固安一方面提高传统产业的资本效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另一方面培育新兴产业,使固安由过去的钓具、滤芯、塑料、肠衣等传统产业,改写为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和现代制造。
在产业与城市的相互促进之下,固安的经济总量实现约30倍的几何式增长。截至2013年12月底,固安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财政收入完成近3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不仅是廊坊市的排头兵,同时也居河北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