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武威市以推进农业主体生产模式强农富民

2014-01-27 来源:武威日报 点击数:1447

 

“10年前,养羊是我的副业,最多的时候养过10多只。现在我专业从事养羊,存栏2600多只羊,年可出栏3000多只,效益90万元左右。”说起如今的生活,天祝县华藏寺镇周家窑村村民拜德宽喜上眉梢。
  拜德宽只是武威市通过发展设施养殖业致富的农户之一。近年来,武威市全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全市设施农牧业生产区域从城郊、平川井水灌区扩展到远郊、河水灌区和山旱区。主体生产模式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武威市已形成以茄果类精细蔬菜为主,优、新、特、稀蔬菜为辅,西甜瓜、果品、食用菌、花卉为补充的多样化种植结构,实现了“四季有鲜、均衡上市”目标。201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178元,广大农民群众在实施主体生产模式中,致富步伐进一步加快。
  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转变
  忙半年闲半年,冬天靠着墙根晒太阳。这是过去武威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冬季反而成了许多人最忙的时候:采摘青椒、西红柿,管理葡萄、黄瓜,为即将上市的西瓜、香瓜联系客商……
  “我搭了4座日光温室,分别种西红柿、辣椒和西瓜。”凉州区高坝镇蔡家村3组农民王成告诉记者,他于2010年搭建了座大棚,刚开始害怕不懂技术种不好,区镇技术人员主动上门服务,手把手为他指导,现在他已是种植设施蔬菜的行家里手。王成说,种蔬菜需要常学习,只要技术过关,培育得法,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种,一年四季都可以收获。
  “他的1座棚能收入3万元,为什么我的只收入了2万元,差距在哪里?谁种得好,就向谁学习。自从搭了棚,学习的人多了。”说起村民的变化,凉州区高坝镇蜻蜓村村民刘国鸿如是说。蜻蜓村是凉州区的日光温室“千亩村”,在蜻蜓村,比技术、比效益已蔚然成风。
  改变的不止是这些。
  2011年,古浪县黑松驿镇小坡村村民杨金山从山里搬到了小坡村扶贫开发综合示范点,搬到川里后,他开始设施养牛,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过去在山里,庄稼种上后全看老天帮不帮忙,现在再也不用看老天的脸色了。”杨金山说。主体生产模式的发展,使农业生产不再受气候条件和季节的影响,变一季生产为四季生产。
  而在凉州区康宁乡农民张菊兰看来,能在冬天吃到新鲜的蔬菜,是发展设施农牧业后,农村发生的最大变化。“以前每到秋天家家户户都要腌菜或贮菜,现在有了大棚,随时可以吃到时鲜蔬菜,村里腌菜的人少了。”
  2013年,武威市坚持“规模化、区域性、多品种、高效益”的原则,新建设施农牧业18.8万亩,累计达到59万亩;发展特色林果30.1万亩,累计达到88.2万亩。发展主体生产模式带来的不仅仅是农民愈来愈富裕的腰包,随着收入的提高,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在发生着变化。
  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
  民勤县收成乡泗湖村九社农民谢宗英,通过承包形式经营着9座日光温室,年育苗500多万株,收入60多万元。由他组织成立的绿丰源瓜菜育苗专业合作社,负责品种引进、示范推广、种苗供应、生产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等,服务范围已覆盖收成、夹河、大滩、双茨科、泉山等乡镇,形成了产品收购销一条龙的服务示范基地,并培养了一大批日光温室种植能手。
  为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发展设施农业力量薄弱、技术落后等问题,在主体生产模式发展过程中,武威市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种植技术,壮大营销经纪人队伍,扩大市场份额。专业合作组织(协会)有机地把发展设施农业的千家万户联系起来,拓宽了销售渠道,让农民能够产得出、销得好、效益高,为农民带来了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也推动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带动了农资、运销、加工、包装、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土地流转,则使一些企业和种植大户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不仅繁荣了经济,带动广大农户共同致富,也为农户带来了就业机会。
  武威亚兰农业发展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在凉州区武南镇建立了特色林果种植园区,种植反季节林果,不仅公司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周围的农户也跟着“沾”了光。基地采用公司和农户参股分配的机制,农户每户承包种植5座大棚,按公司技术标准进行管理,公司按月发给农户基本工资,等产品收获后再进行分红,使公司与农户真正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
  “自从亚兰农业发展公司在我们村建起种植基地后,我再也不用去外面打工了,在这一年四季都有收入。”武南镇农民吴菊兰告诉记者,她家有2亩地流转给了公司,除了有流转收入,她在公司打工还有固定收入。
  主体生产模式改变了农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他们也摇身一变,由汗滴禾下土的农夫,成为“绿色车间”里的“农业产业工人”。
  为解决农户发展设施农牧业的后顾之忧,武威市着力健全市场体系,实施品牌战略,壮大营销组织,拓宽销售渠道,做到产得出、销得好、效益高。相继培育了祁连、发放、华伟、介实、天润等一批省、市级设施农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着力推行“贮藏加工+运输销售”营销模式,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与北京、新疆、广东等地20多个大中城市批发市场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北京新发地、浙江义乌等大型批发市场建立了直销处。设施农产品远销新疆、四川、内蒙古、陕西、青海等20多个省区,并出口中亚等国。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济支撑
  “产业发展不起来,什么也白说。”现在,这已成为武威农民的普遍共识。农民已经从实践中认识到,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是致富产业来支撑。
  民勤县是率先实施“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的县。至2013年11月底,民勤县累计发展设施农牧业11.63万亩、居住人口户均2.12亩;特色林果业30.97万亩、居住人口人均1.35亩。2014年,民勤县规划发展设施农牧业面积2万亩,特色林果面积8万亩,届时全县设施农牧业面积户均将达到2.38亩,按照棚均收入2.5万元计算,户均纯收入预计可达2万元以上;特色林果面积38.97万亩,人均将达到1.69亩,按照盛果期亩均收入5000元计算,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6400元。
  发展主体生产模式,提高了农民收入,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经济支撑。
  走进民勤县东湖镇雨圣村,新修的柏油马路两边,统一设计修建的新农宅一字排开,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令人眼前一亮。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雨圣村,自然条件差,人均耕地少。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以暖棚养殖为主的设施畜牧业,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经济收入高了,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2012年,村上集中倒兑土地198亩,开工建设雨圣新村。目前,75套新农村住宅全部建成,还配套完成村委会、卫生所、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村容村貌的变化,正在潜移默化中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走进天祝县打柴沟镇火石沟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一排排建设规范整齐、极具风格的新农宅映入眼帘。村民马金世家的院子干净宽敞,屋内沙发、茶几、电视柜、电视等一应俱全。马金世说,自从搬进新村后,村民们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乱倒垃圾、乱堆粪便的现象已经没有了。“通过发展主体生产模式,收入高了,住得好了,人活得更有精气神了。”马金世说。
据国家统计局武威调查队统计,武威市现有40%的农村劳动力从事主体生产模式,农民人均纯收入中40%也来自主体生产模式,主体生产模式已成为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快速致富的途径。2013年,全市新建续建300户以上新型农村社区50个、1.17万户,开工建设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0个,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3.38%,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