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现代农业的“脊梁”
2013-11-05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点击数:1184
金秋时节,驰骋在赣鄱田野上,农业“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块块标准化粮田、一处处现代农业设施、一排排钢架蔬菜大棚令人赏心悦目。生产基地变成“车间”,耕种收割实现机械操作,产品销售依托专业化合作组织,农副产品挺进全国大中城市……
赣鄱田野的沃土开始褪去传统农业的烙印,现代农业示范区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江西特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基本形成了“一区多园”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全省193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含6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5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年总产值、粮食年总产分别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0%、全省粮食总产的13%,农业示范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
现代农业示范区,已成为我省现代农业的“脊梁”。
集聚生产要素的主要载体
现代农业示范区是有效集聚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
省委、省政府站在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成全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核心区、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主产区、生态农业示范区、高效经济作物带动区、农民收入快速提升区、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新起点,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带动全省现代农业发展。
南昌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坚持错位发展,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搭建农民进厂、农户进城平台,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据了解,该县已转移农村劳动力21万人,流转土地17.82万亩。
这是我省现代农业示范区集聚生产要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土地规范化服务试点,在全国率先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员管理办法,推动土地规范有序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围绕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着力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龙头企业向园区聚拢,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园区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模式。今年8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意见》,明确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重点工作。
创新体制机制的“试验田”
赣鄱田野上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正在成为创新体制机制的“试验田”。
万载县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有机绿色标准为特色,实行订单农业经营模式,县域内青叶食品、金源农业、千年食品等12家龙头企业年总产值达13亿元,年创汇5600多万美元。南昌县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县现代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全省的县级农业投资公司),支持煌上煌、绿滋肴、国鸿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市。
为构建新型农业保险模式,南昌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立了政策性支持、商业化补充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新模式,先期投入12亿元,在全省率先按城镇职工标准启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吉安县示范区探索组建了“政府+金融机构(信用社+保险公司)+龙头企业+农户”的新型信贷联合体,着力解决农村担保贷款扶持特色产业的问题。同时,各地纷纷出台支持政策。赣县示范区引入市场化开发机制,出台了现代农业示范区投资优惠办法,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示范区建设,目前已引进龙头企业71家。
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应用的大平台
我省各地着力推进农业技术集成组装应用,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强筋健骨”。省农业部门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11名院士进站,强化对示范区建设的技术指导。我省还积极构建产学研互助机制,各示范区加强与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的合作,建立示范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专家“一对一”对接服务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和应用。谈起推动农业技术集成组装应用,赣县现代农业示范区负责人高兴地介绍,今年,他们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了科技对接合作协议,与华中农大等农业科研院校开展了科技结对活动,已引进新技术24项,推广新品种66个。
抚州市临川区大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粮食生产科技工程等。今年,该区集中育秧示范区达358个,面积达3000余亩,农业技术集成组装应用如火如荼。分宜县以服务点为突破口,一个科技人员带10户农户,推广运用先进农业技术。
如今,放眼赣鄱大地,漫山果树,遍地稻穗,绿色蔬菜飘香。我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虽刚起步,但步履坚实,为全省农业发展增添了活力,也让农民收获了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