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节水农业路在何方
2013-11-04 来源:广西日报 点击数:1184
根据国家水资源发展规划,未来15年农业可用水量将维持零增长,保障农业灌溉用水的难度不断增加,农业缺水形势日益严峻。农业缺水已成为粮食增产的关键限制因素,缺水比缺地更加严峻。
我国如何以占世界6%的淡水资源,生产出占世界25%的农产品,养活21%的人口?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以有限的水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已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广西,农业节水现状如何,路在何方?
1 成效:广西创出好经验
10月28日,记者来到灵川县大圩镇袁家村委狮子岩村,但见道路两旁成片的双季葡萄依旧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一垄垄香葱青翠欲滴,丰收在望。
在地头,48岁的农民廖水荣说:“之前挑水淋香葱,每亩每季需挑水450担,一年种三季要挑水1350担,产量只有4500公斤;自从用上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后,三五天灌溉一次,每次仅需0.8立方米的用水。一亩香葱三季总产量达到7500公斤,按目前售价每公斤6元算,可多增收1.8万元,而且还节约劳动力2/3以上。”
灵川县土肥站站长潘铁生介绍,总面积100亩的狮子岩村滴灌施肥系统总投入38万元,涉及农户40多户,是2008年自治区农业厅安排的示范项目。“几年运作下来,项目效益明显,蔬菜生产用水量节省50%以上,增产20%以上,提高肥效40%以上。”
得益于这个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近几年来,大圩镇农民纷纷自筹资金发展滴灌蔬菜和水果,目前全镇有节水香葱3000亩、节水葡萄6000亩、各类节水蔬菜1万亩。
这,仅是广西农业节水的一个缩影。
广西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宾士友透露,从2009年开始,农田节水项目正式列入自治区农业部门预算,几年来财政投入专项经费达2645万元。各级农业部门、广大农民以及一些企业用于发展水肥一体化的资金投入已超过两亿元;全区共举办了132期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班,总培训人数达1.3万多人次;通过与广西大学、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等院校和公司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全区农田节水的技术力量。
各地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实践,提炼出适应广西各地推广应用的十大高效农田节水模式,即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微喷灌、集雨节灌、覆盖保墒、深耕深松、坡改梯和等高种植、农化抗旱保水剂应用、水稻半旱式垄沟灌溉、水稻浅湿控制灌溉等技术。
全区66个项目县示范点的统计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与常规灌溉相比,每亩节水率为30%-75%,节肥率达20.8%-60%,增产幅度为5.1%-41.8%,每亩用工减少1-8个工日。统计到2012年底,全区各项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510万亩,助农增收达33.7亿元。
去年全国农田节水项目验收暨现场观摩会上,农业部官员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广西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农田节水示范区,在高效用水、调节用水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探索了中国南方地区发展节水农业的新路子。”
2 难题:三大因素成瓶颈
自治区农业专家谈到,尽管这些年广西节水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相对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广西特有的地形地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节水意识淡薄,已成为制约广西节水农业发展的瓶颈。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广西常年水资源总量1880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四位。但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切割深,可用的水资源量仅为300亿立方米。广西旱地、园地面积大,复种指数高,平均每亩可用水量只有300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灌溉水利用率平均为0.68公斤/立方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30%左右,降水利用率仅为9%。
由于降雨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全区降雨70%集中在夏季,导致广西农业灌溉用水出现季节性、区域性缺水,全区有一半以上的耕地常面临着秋冬春三季连旱的窘境,旱灾造成的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60%。
自治区土肥站一份专题报告中显示,广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全区平均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左右,抵御旱灾能力差;全区旱涝保收水田面积仅占水田总面积的70%,水浇旱地面积仅占总旱地面积的5.3%。
广西土肥站节水科高级农艺师陆兴伦谈到,由于广西水资源相对丰富,人们的节水意识普遍淡薄,个别地方领导对农田节水重要性认识不够,农业用水浪费惊人,“农民种田长期大水漫灌、超量灌溉,其中占农业用水90%以上的农田灌溉耗水率达70%,如双季稻全生育期生理需水量850立方米,而灌溉水量达1039立方米,高的达到1400立方米。”
宾士友坦言,近年来,广西各地因地制宜,推广坡改梯、聚土深耕、秸秆覆盖保墒、蓄水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行之有效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和生态效益,但每项技术应用面积都不超过旱地面积的5%,“受机构、人员、资金、条件等限制,广西节水农业发展很不平衡,试验示范、技术指导、推广服务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3 突破:主推模式要明确
“十二五”时期,广西要实现节水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每年递增50万亩以上,到2015年要发展到1800万亩。专家们认为,当务之急是,要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实际,开展节水技术模式的调研,了解农民的需求,摸清技术内容和投资情况,为节水项目内容拓展做好准备。重点是加强人才培养,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区、市、县三级农田土壤墒情监测网络体系,及时掌握农田和作物缺水状况,指导农业抗旱减灾、农民应用节水技术。
专家提议,广西开展节水农业应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明确主推模式。
——在桂中岩溶盆地干旱区21个县(市),主要建设内容应该是集雨补灌工程和聚土深耕深松;重点推广地膜覆盖、生物覆盖,减少地面径流和蒸发损失以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水剂等,提高水肥互相驱动利用效率。
——在桂北丘陵红壤旱作区11个县(市),主要建设内容应该是集雨补灌工程、坡改梯工程和聚土深耕;重点推广以覆盖技术、等高种植和营造生物篱,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水剂等,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在桂西北岩溶峰林谷地旱作区7个县(自治县),主要建设内容应该是集雨补灌工程和坡地改梯地;重点推广覆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保水剂以及选用优质抗旱作物品种等。
——在桂西南左右江河谷干热区17个县(市、区),主要建设内容应该为集雨补灌、坡地改梯地(砌墙保土)聚土深耕工程;重点推广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水旱轮作技术。
——广西水田面积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56%,稻田遍布全区。在稻作区,重点是完善田间排灌系统,推广水稻旱育秧、垄作抛秧、测土配方施肥、“薄、浅、湿、晒”水分管理等综合技术应用。
专家们还谈道,广西应抓住国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利时机,针对作物需水规律和农业水资源利用特点,综合运用工程、农艺、生物、管理等措施,加快技术集成,加快技术创新,以示范区建设为平台,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示范推广节水农业技术。
- 上一篇:沈阳新民市:做好农业现代化大文章
- 下一篇:山西晋中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