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要破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
2013-08-28 来源:人民政协网 点击数:1231
产业发展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的根本动力,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县域经济产业发展对消除城乡二元经济差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农业与工业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产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
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中一种特殊的区域经济,是中国经济中基础层次的行政区域经济。一般来说,行政区域经济是受行政区域政府经济职能直接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独立运行的区域型经济。不同的县受其所在县域的历史、地理、文化和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制约,使其经济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发展模式。而且县域的政府及其经济调控职能对县域经济运行及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力,使县域经济的行政区域属性得以显现。因此县域经济是行政区域经济,具有显着的行政区域性。
当前县域经济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农民收入缺乏新的增长点。种植结构不合理,粮食作物比重居高不下,畜牧业品种单一,结构调整难以到位,与市场需求脱节,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依靠外出务工。
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低。许多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工业与农业相互割裂,农业不能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工业对农业反哺不力,缺少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农产品交易市场也发育不完全。
“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分散经营缺乏获得市场信息的有效渠道,大多数农民在缺文化、少技术、无信息的情况下,常常导致盲目生产、流通无序、销售不畅、增产不增收。
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过低。由于工业比重过低,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导致县级财力十分薄弱。据统计,全国约有55%的县依靠国家的财政补贴。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县级税收中工商税比重较低,农业税占据重要地位。
在产业的选择及布局上不尽合理,特色经济发展不明显。县域特色和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有些县(区)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盲目上项目,小规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加剧,产业结构趋同,抑制了比较优势的发挥。
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本短缺,技术水平落后,人才流失严重。百强县前十位的县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7年多,低于全国城市平均年限。人才不足,特别是有技术,懂市场,熟悉法律的高层次人才十分匮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且外流人员不愿回乡务农,也不懂农业生产技术。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工资水平低,发展机会少,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甚至连本地大学生毕业后都宁愿在一二线大城市漂着,也不愿意回到县里工作。
对于提升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有如下的建议:
加快“三化”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的现代化,需要从机械化、精细化、规模化、信息化四个方面来提高农业作业的生产率。重视发展工业,确立发展的主导产业。依照各县的特点,可以通过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把握分工带来的机遇,突出区域特色和产业集群,形成关联产业,或者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形成配套产业。在县内建设工业园区,构建产业发展平台,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推动城镇化的进程,不仅要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还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工的生活生产水平。
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对于行政管理方面,减少行政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把省市县管理改为省县管理,扩大县级的权限,特别是财政,人事和项目审批的方面;在城乡统筹上,为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格局,需要将城市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在人才、户籍、土地方面,可以考虑外来人口的积分制落户,土地集约制度;对社会管理进行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系;在资金来源方面,采取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
优化县域经济环境和市场秩序。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金融支持,降低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贷款、农业贷款门槛,创造宽松的宏观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努力引进人才,以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留住人才,让人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