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河东区:壮大县域经济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2013-02-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数:1549

 

中国经济网山东讯(盖海燕)2013年山东省省长的政府工作中提出落实国家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政策,启动临沂商城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巩固和扩大我省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就县域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等问题,山东省人大代表、河东区区长高振凯接受了中国经济网山东频道的专访。
  记者:201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结合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如何规划新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高区长: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实施“五区托一城”发展战略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完成县域经济发展“三年倍增计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根据临沂市整体发展战略,结合河东区实际,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等约束性指标,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
  听完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完成今年的工作目标坚定了信心,将进一步落实好这些工作措施,确保既定目标全面实现。
  记者: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如何结合河东区实际情况,把生态建设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高区长:按照省长的政府报告中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的要求,河东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优化功能布局,发展生态经济,不断释放发展的持久力。
  针对河东实际,围绕着“做好城区空气质量改善、水质的提高和影响环境安全隐患的综合整治”这三场攻坚战,全面提高河东区的空气质量、水质量和环境质量。
  继续打好城区空气质量改善、全区水质保障、环境安全隐患综合整治三场环保攻坚战,强化PM2.5空气质量监测,确保城区空气质量达到Ⅱ级标准,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Ⅴ类标准。认真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扎实开展“一环、两带、六基地”环城林带建设,完成造林面积3.9万亩,建设绿化专业村20个。加快水网体系建设,构建以沂河、沭河为大动脉,以汤河、李公河及葛沟、石拉渊灌区为主干,以中小沟、渠为脉络的水网体系。完成李公河湿地公园建设,规划建设汤河湿地保护区,实施小黑河治理,维护生态基础功能。
  强化节能减排。落实度电税收贡献率节能调控措施,加大重点行业、企业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有计划淘汰落后产能,力争节能2.8万吨标准煤。狠抓结构、工程、管理三大减排措施,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建汤头、东城新区污水处理厂,扩大港华污水处理厂容量,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均衡削减。
  节约利用资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强化闲置和低效用地清理处置,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确保耕地总量占补平衡,争取盘活、复垦土地1000亩。完成第四批、第五批增减挂钩项目区建设,启动第六批、申报第七批,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取水许可审批和取水总量控制,利用好非常规水资源,节约集约用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争取启动临沂市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培植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有色金属回收加工和废旧车辆拆解等再生资源产业。
  记者: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内陆城市加快提升,如何进一步加大“转、调、创”力度,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高区长: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强化创新驱动,加大“转调创”力度,着力培植大园区、大产业、大企业,不断提升发展的支撑力。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增长40%和55%。
  把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加快建设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高标准园区。突出抓好浙商五金机电产业园,争取一期工程投产达效;加快推进宏艺科技园、蒙凌机械园、华太产业园、天元产业园、凯佳食品园建设;争取启动五江工业园、精细化工园、石墨科技园;重点突破台湾精密五金科技产业园,逐步形成“十大专业园区”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河东工业园区20个在建项目,改造提升10个老项目,争取工业园区产值突破100亿元,在全省排名上升5个位次。
  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工程,推动五金工具、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就业富民”。加快培育食品加工产业,依托凯佳食品、大林食品等龙头企业,推动食品生产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力争率先打造百亿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东昀石墨、天一液压、华太电池等骨干企业,重点引进“四新一高”项目,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按照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提出制定出台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的意见,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记者: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如何落实好民生实事,加强和创新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高区长:民生工作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一步要带着感情做好民生工作。
  具体来讲,就是要以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为目标,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落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做好政策衔接,参保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实现同步发放、同步增长。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体系建设,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五保老人供养资金实行区级统筹、确保集中供养率达到70%以上,社会散居和机构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120元、200元,残疾人康复受益面不低于95%。
  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制定出台创业优惠政策,鼓励本土创业、返乡创业,支持广大群众通过勤劳致富创造美好生活。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8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5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消零。启动“一元公寓”建设,打造新型就业服务平台。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三年规划》,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实施“人才强教”工程,加快打造教育强区。
  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25元提高到30元;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20类重大疾病新农合参合患者住院合规医疗费用报销后个人年补偿20万元。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机制,继续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要深化平安河东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防范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人民群众追求的平安。完善群众工作“五项机制”,继续开展“大下访、大接访”等六项活动,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和监控力度,坚决防止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努力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城“双连冠”。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和防灾救灾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