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南昌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

2012-12-19 来源:南昌人民政府网 点击数:1198

 

科学发展是一曲奋进的高歌!在努力构建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的重要战略支点的进程中,南昌县用“百强再进位”的扎实成绩,书写下县域经济社会走向科学发展的新篇章。日前,在北京发布的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名单中,南昌县由上届排名第82位顺利挺进“七字头”,位居第75位。自2008年进入全国百强县以来,南昌县已连续五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连续四年实现进位赶超。
  工业强县 产业经济加速转型升级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十几年间,从传统的农业大县到如今的工业强县,南昌县的工业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实力实现突飞猛进的强大“引擎”。
  今年7月,南昌县的小蓝经开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这片南昌县经济工作的主战场上,工业化铸就县域经济崛起之路的痕迹清晰可见。这里不仅用全县1%的土地创造了全县50%的税收财富,同时也为南昌县塑造了一张最靓的发展名片。目前,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户企业已达586家,投产企业418家,其中包括了福特、可口可乐等11家世界500强企业,他们将力争到2015年使全区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1000亿元,税收突破60亿元,挺进千亿产业园区行列。
  坚持工业企业集聚集约、量质并举,这是南昌县推进工业化遵循的一条“铁律”。由此,他们抛弃落后、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按照“完善载体、集聚项目、培育产业”的思路,主动走链式化发展的道路,不断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使全县工业经济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今年以来,南昌县结合全市“三大千亿产业”和“五大五百亿产业”战略,开始重点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建筑两大千亿产业,食品和生物医药等500亿产业集群,力争到2015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达到50万辆整车产能,实现千亿元的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财政收入;食品和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0亿元,税收超12亿元;建筑业建安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
  同时,按照“一区带多园、园区带全县”的发展思路,南昌县还启动了面积达7.5平方公里的武阳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小蓝经开区产业配套项目向创业园流动。并聘请专业规划设计院,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建设面积达6.5平方公里的南新滨江集中工业园,主动承接南昌高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
  今年1-11月份,南昌县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达到54.0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3.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5%和44%,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继续稳居全省。
  统筹兼顾 “三化”协调积蓄发展后劲
  全国百强县的竞争,更多比较的是县域综合发展情况,因此不能有“偏科”现象,这对县域统筹发展提出了客观的要求。而近年来,南昌县恰恰便是走了一条以工业化为核心,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城镇化为抓手,“三化”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统筹发展道路。
  2011年,南昌县粮食播种面积为218万亩,总产量达100万吨,首次迈入20亿斤产粮大县的行列,并荣膺国务院表彰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成为我省首个连续九年获此殊荣的县区。
  在推动新型工业大发展的同时,南昌县坚持国家粮食主产区地位和肩负国家粮食安全责任“两个不动摇”,坚持以工业反哺农业。凭借强大的工业财政的支撑,2006年,南昌县设立了每年8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粮食生产大户、种养殖基地、农业合作社,使全县农业走向了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产业化新路。2011年,这一专项资金增至1400万元。至此,工业对农业这个基础产业强大的“反哺效应”也迅速显现。
  目前,全县共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17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21家、市级92家),占全市1/3强;规模以上种养基地和生态小区594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6家,带动农户29.8万户。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21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729元。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孪生兄弟”,是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南昌县不满足、不局限于县城的“小概念”,以产业支撑为基础,积极推动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人口的转移,最终加强城市的综合辐射力及带动力,为县域经济继续上行积蓄“潜力”。
按照“依托大南昌、服务大南昌、接轨大南昌”的发展思路,以南昌市五大组团之一——昌南组团开发建设为主载体,南昌县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目前,全县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48万,城镇化率达到49%。同时,他们重点发展商贸、物流、动漫三大服务产业,一座与南昌主城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功能定位错位化的现代化综合新城和全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型物流基地正初现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