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县域经济:探寻强省战略中的县域路径
2012-12-11 来源:经济导报 点击数:1314
穿行齐鲁,探访苏浙;问计高层,深入县市……历时7个月,总计30个版的“突破县域”系列报道,本期告一段落。
然而在推进城镇化已成国家重点方略的背景下,山东县域经济集约科学发展的探索远未止步,其当前正处于一个关键节点。做大经济总量,是集约协调还是粗放扩张?前者可能以牺牲短期增速为代价,而后者会带来亮丽的GDP数据、可观的财政收入。坦率言之,诸多县域主政者面临实际操作的路径抉择。其结果,对山东经济举足轻重。
此时,让我们跟随导报记者将视线南移,苏浙等地依托长三角雄厚的资本与人才优势和国际化都市的辐射,前者已通过南北共建,有效缩小了省内地区间发展差距,同时利用产业梯次转移带动县域整体水准提升;后者经过连续4轮放权,“省管县”已由财政体制拓至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其县域经济正向都市圈经济过渡。
苏浙人的“闯”与“创”,令人耳目一新。其诸多区域的招商重点,已从工业项目转至高科技领军人才,由其带来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衍生一个集群。突破县域,已如逆水行舟。所以对山东而言,当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培育竞争优势,是相当迫切的命题。当我们的记者与地方主政者交流时,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强烈的进取心。
在“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上工业可有效提升财政收入,这是诸多县域发展二产的强烈动因。但于省级层面,在主体功能区规划许可前提下,应引导各地集约高效发展工业,推动技术进步和调整产业结构。这种引导,在部分地区成效已显。通过这组报道,我们欣喜地发现,山东县域经济发展亦不乏颇具特色的探索,例如龙口的城乡协调、寿光的特色产业主导、滕州的民营经济带动等。探索,面向未来。党的十八大后,当我们盘点那一个个令人怦然心动的关键词,不难发现,一方面,收入倍增、全面建成小康,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壮大为前提;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要求县域严守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发展。
此时,山东县域经济前行路径渐清,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和促进城乡统筹,并提升内生动力和综合竞争力,由此其将成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关键支撑。在这一角度,本组报道之后画上的,仅仅是一个“分号”。其后,我们期待一个更加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