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云南县域经济发展需因县施策

2012-11-30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数:1183

 

日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到云南部分县市采访发现,云南的资源禀赋条件与其县域经济发展在全国的水平、质量及总量相互不匹配,县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也较大。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云南省县域平均生产总值约为65亿元,不到全国的70%,仅为江苏的10%左右,县域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较低、竞争力弱等问题突出。
  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增强县域层面自我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达到全省县域发展的整体协调性,需要根据不同县情,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因县施策,甚至是“一县一策”,让政策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个县。
  县域经济发展凸显几大问题
  云南既有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基本省情,又具有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现实省情。
  首先,发展相对滞后的县域等、靠、要的思维根深蒂固,缺乏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动性。
  在记者本次调研采访的五县市中,梁河县、瑞丽市这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梁河县近期向上级提出申请,要求给予一系列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当记者问到:没有外力支援的情况下,怎么办?在所提请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又该如何发展?该县相关领导表示,还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
  从中可看出:,县级领导对县情吃得不透,发展思路没有特色;第二,等靠要思想十分严重,自我发展的主动意识淡薄;第三,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缺失。
  记者在瑞丽市调研采访了解到,早在1985年,云南德宏州开放为边境贸易区,成为我国开放最早的沿边地区。1992年,瑞丽、畹町成为沿边开放城市,同年设立了瑞丽、畹町两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2000年,按照“境内关外”的方式设立了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区。德宏州成为全国沿边地区拥有沿边开放城市和边境经济合作区最多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但至今没有看到当地产业经济的繁荣景象。德宏州出口商品的80%以上是省外生产,进口商品的80%销往省外。
  现在,瑞丽虽然被国家列为重要的沿边开发开放实验区,但因现行体制和组织架构设置问题,瑞丽市政府与开发区管委会之间工作很难协调统一,导致深入谋划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受挫。
  记者注意到,像瑞丽这样在不同时期都拥有特殊优惠政策的县在云南没有,在全国也罕见。
  第二,云南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没有鲜明特色和个性。几乎所有的县都强调工、农、商、旅一起上,相对落后地区在这一点上更明显,而对自己的特色产业发展缺乏具体规划,也没有认真设计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操作模式。
  第三,对县情认识深度不够,选择发展路径不清晰。
  第四,在县与州市两级政府之间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导致相互制约甚至阻碍发展。
  第五,每个县都有建工业园区的强烈愿望。分散的园区建设,不仅基础设施建设大量消耗有限的财力,也难以形成产业间相互配套,而且,园区建成后仍需投入巨额资金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因县施策势在必行
  云南省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四位一体的特殊省情,决定了其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很难在全省范围内统一适用一套政策。
  从记者本次调研采访涉及的云南五个县的情况看,各县的区位、发展基础、产业选择、政策覆盖等县情各不相同。
  以梁河县为例,梁河县是德宏州没有边境线的边疆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梁河县的县域发展战略为:农业立县、工业强县、商旅活县、生态固县。
  梁河县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靠边不沿边。由此,云南实施的兴边富民各项优惠政策与梁河无缘,瑞丽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建设规划中也没有梁河。许多项目辐射不到梁河,县级财力十分困难。
  梁河县的发展诉求是:一是请求纳入瑞丽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建设规划中,在资金和项目上给予倾斜。二是请求上级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和一般转移支付力度,提高所得税返还比例,增加地方可用财力。三是请求享受建设项目零配套政策。四是请求享受兴边富民、兴地睦边同等政策。
  就梁河县的发展现状,将其与云南所有县域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同等考核,享受同等政策,显然对梁河的县域经济发展没什么帮助。因此,梁河县急需一个适合其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划,给予相应的资金、项目、政策扶持。
专家建议,针对云南各个县域的不同特点,深刻认识和吃透县情、制定科学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分类指导、因县施策、一县一策显得急迫且必要。梳理整合现有云南省对县域经济发展扶持的相关政策,本着“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旅则商旅”的原则,制定和完善促进县域发展的分类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