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自发成立果菜专业合作社实现农超对接
2012-11-27 来源:黑龙江日报 点击数:1375
黑龙江日报11月26日讯 哈市香坊区幸福镇光明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生产基地。然而每到蔬菜丰收季,村民们却常常陷于“丰收易、销售难”的窘境。为了打开销路,该村的村民们于2005年成立了哈市连升特色果菜专业合作社。此后,这家合作社成为哈市较早“试水”与超市对接的合作社。从2006年至今,该合作社已与多家超市成功合作。进军超市的经验有哪些?采访中,该合作社负责人将原因归结为特色品种开路,注重产品质量。一句话,品牌塑造开拓出挺进超市之路。
特色品种抢占市场
眼下,农忙季节已过,但连升合作社的负责人郑连升却依旧繁忙。“我们准备引进台湾地区的新品种迷你瓜进行试种,成功后将直接推向超市。”虽然已和超市合作了数年,但对于引进新品种,郑连升依旧不敢放松:“特色品种是我们合作社敲开超市大门的钥匙。”
与一般农民合作社不同,该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尝到了“物以稀为贵”的甜头。2005年,哈市农业部门组织地产蔬菜生产基地与哈达果蔬批发市场进行产销对接,连升合作社也参与其中。郑连升说:“会后我们合作社次将引进种植的新品种黄皮红瓤的西瓜拿到哈达销售,这在当时整个批发市场是独一份,带去的400多斤西瓜,以批发价4元/斤的高价销售,被抢购一空。”
自此,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方面,该合作社一直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为目标,黑番茄、金美人、绿番茄小天使……不断推出的市场畅销品种,为其与超市对接提供了条件。2006年,该合作社与中央红超市成功对接,合作至今;2012年,该合作社又与乐买超市对接成功。郑连升告诉记者:“现在百姓的购买力不断上升,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超市方面要求农产品不仅要量大更要独特,品种越新越好。”也正因为该合作社种植的品种在本地市场上鲜有销售,这让超市更愿与他们合作。
严管质量一举多得
在该合作社新建的230多平方米的农药残留检测室内,记者看到了该合作社自己所有的三台农药残留速测仪,里面记录着产地、农残数据、种植档案等相关信息。连升合作社是哈市较早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其农产品采摘后立刻被贴上专用条码,条码包含采摘时间、种植方式、农药检测等基本信息。目前,该合作社所产的番茄、紫花油豆角、黄瓜、香菜等30余个品种实现了质量追溯。
郑连升告诉记者:“在果蔬生长期间,超市方面会经常派人不定期前来检查。果蔬成熟后,我们要先对产品进行农残检测,自检合格后出具报告单,并送往超市。超市方面会按照报告单对送来的产品进行严格抽检,合格后才能上架销售。”他说:“我们严格按照绿色无公害操作规程生产,规范自身种植行为,为了保障果菜质量,除了统一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外,还统一采购生物农药、有机生物肥料,不定期与科研院校合作对社员进行免费培训。”
在该合作社向超市销售的豆角、茄子等“大众菜”中,除了社员自己种植外,也有一部分来自附近村屯菜农。该合作社免费为他们种植的果蔬进行农药残留检测。“这样既能保证超市销售蔬菜的质量,又能保证菜农的收益,提高他们的质量安全意识,同时也让合作社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实际上是一举多得。”“因为连升合作社对产品质量严格要求,种植管理科学,最终赢得了我们超市的信任。”中央红超市一位负责人如此评价。
政策若扶持对接将更顺畅
采访中,郑连升和其他很多合作社负责人纷纷表示,由于目前哈市少有实际效果明显的扶持政策,所以“农超对接”开展起来仍有困难。而在这方面,外地的经验或可借鉴。
据了解,宁波市鄞州区制订出台“农超对接”激励政策,规定凡在区内注册的大型商场、超市连锁企业,采购本地名优农产品且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经审核可给予该企业所采购农产品销售额2%的奖励。而本地名优农产品进入大型商场、超市连锁企业,且年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或蔬菜5万斤以上),农产品生产方可获得年销售额4%的奖励。这大大激发了产销双方开展合作的热情。郑连升说,哈市的很多合作社也希望相关部门出台类似的政策。
“除了政府相应的扶持,农民合作社自身也要舍得投入。为了强化品牌意识,我们自掏腰包去参加各类农业展会,并精心设计产品包装,这些为的就是打响我们的品牌。”他说:“如果算上运输、人工等费用,‘农超对接’的收入只占合作社整体收入的30%左右,利润很低,但之所以坚持‘农超对接’,就是因为超市可以无形中帮助产品提升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从长远角度来讲对合作社非常有利。”此外,该合作社还购买了多台厢式货车,以保证果蔬能在时间送达超市。这些举措使得“连升果菜牌”在进军超市的路上增强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