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以经济生态化理念提升粮食安全水平

2012-11-12 来源:人民政协网 点击数:1205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口粮消费量下降并趋于平稳;饲料用粮需求快速上升,饲料粮由2000年的2.3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3.1亿吨。大豆60%以上需要进口,玉米进口呈逐年增加之势;工业用粮需求稳步增加,粮食在酿酒、食品加工、医药等领域的需求还存在巨大发展潜力;同时,我国粮食流通损耗率约达到15%左右。总体看我国粮食结构安全仍需改善。
  首先,农业资源承载能力有限。我国是一个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1997年至2009年,耕地面积净减少1.23亿亩,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4亩,且低产田占总耕地面积约1/3;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不均,农业缺水达300亿立方米以上。
  其次,农业面源污染削弱粮食生产能力。2009年,我国化肥施用量达5404.4万吨,平均化肥施用量达444公斤/公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我国每年有大约40多亿吨的农业废弃物资源未得到合理使用。水土污染和废弃物资源不合理利用,必然使耕地有机质含量降低和土壤质量下降,并人为阻断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链条,从根本上动摇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
  第三,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不足影响粮食安全基础。目前,我国现有灌溉面积只有9.28亿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仅为8.68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不足50%,全国仍有9亿多亩耕地没有灌溉条件,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严重不足。
  第四,粮食市场风险加大了粮食安全不稳定因素。当前粮食生产比较收益低。2007年以来,我国生产资料价格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上涨,2011年小麦每亩纯收益由上年的每亩471元下降到每亩465元。
第五,粮食流通成本高增加了粮食产销对接难度。当前,亟待完善的粮食物流体系和落后的粮食物流设施导致我国每年在流通环节的粮食损耗量高达流通量的15%。同时,粮食储藏普遍存在布局不合理、国营粮库和从事粮食流通加工的私营粮库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增加了粮食的物流成本。
第六,信息不对称导致粮食产业的动力机制无法协同演化。粮农根据粮食市场价格信息调整种植结构,而消费者则根据粮食质量信息决定其购买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无法甄别农产品的优劣,导致农产品市场"柠檬效应"现象突出。这种信息不对称还会通过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动力联动最终传导到生态系统,并人为割裂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流动。
要以经济生态化理念提升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具体建议如下:
强化国家资源安全观,巩固粮食安全基础。保证我国资源安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保证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主要方法是积极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减量化外源物资投入和提高水土资源质量。
推动系统间动力机制协同,提高粮食安全的可持续能力。应延长和完善农业生态经济链条。一方面,围绕土壤保育改良,延长农业废弃物资源链条,推广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与模式,增强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提升耕地最大化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围绕提高劳动力承载能力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食物需求延长粮食产业链条,全面提升粮食产业市场满足能力和对劳动力的承载能力。
健全粮食发展综合决策体系,提高粮食安全管理水平。粮食安全涉及政府、企业、消费者和农民等利益相关者,应当做好充分调动各利益主体积极性的各项制度安排。在宏观领域可以成立国家粮食安全委员会这一专职机构,对粮食和其他主要动植物性食物进行全产业链、全过程的统一协调和指导;在中观领域要不断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流通经济组织、加工企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发挥其在联结政府、企业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微观领域要充分利用农民、流通企业、加工企业、交易市场、科研机构等在粮食和食物安全领域的不同作用,整合各方力量,发挥合力效应,促进行业自律自治。最终在宏观、中观和微观领域形成对粮食安全的"善治"型治理结构,全面提升我国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