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一村一品”品出幸福滋味
2012-08-17 来源:蚌埠新闻网 点击数:1200
拿出算盘,一阵哗啦哗啦,安加润高兴地对妻子说:“一季蔬菜抵三季庄稼,种菜划得来。”
8月14日,记者来到淮上区裔湾村,一眼望不到边的蔬菜焕发勃勃生机。
这里是我市最早从事设施蔬菜种植村。近几年,利用背靠城市的区位优势,通过设施蔬菜种植,裔湾人尝到了特色农业带来的幸福滋味,农民人均纯收入多年稳居全市“头把交椅”。
如今,像裔湾村这样的特色村在我市渐渐兴起,在龙头带动、能人牵动、市场拉动、政府推动下,“一村一品”有效促进了区域特色产业形成,加快了全市块状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
产业涌动时,我们做了啥?
在去年九月举办的合肥农交会上,固镇县刘集镇的蔡道贤老汉带着纯手工制作的粉丝亮相,尽管销售价格比同类产品高出一倍,但“纯手工、无添加剂”的粉丝展台前仍人头攒动。谈及参展经历,蔡道贤感慨,是特色农业给他铺就了一条致富路。现在,在他的带动下,周边不少农户已经加入了合作社,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粉丝加工为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市农委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全市具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的乡镇已达441个,全市从事特色产业农户占全村总数一半以上的村有78个,“一村一品”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高达7468元,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10个百分点以上。
“现在政府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一村一品’专业村,希望通过农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促进了特色产业规模化。”这几年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让市农委农业产业化科负责人刘春丽很兴奋。
在特色产业的示范带动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犹如一池被激活的春水。在“粮仓”怀远,80万亩糯稻种植区、G206沿线的蔬菜生产带、四方湖芡河等稻田养殖生产区、荆涂二山石榴生产基地等特色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在水乡五河,围绕三大湖和五条河,水产品、水禽和水生植物“三水”产业区势头正劲。在粮油大县固镇,60万亩花生、30万亩蔬菜、2000万只肉鸡已经呈现出明显区域化布局。
在“一村一品”的基础上,我市还相继建立了一批具有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特征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初步形成了以80万亩糯稻产业带、80万亩优质花生、95万亩蔬菜、500万只商品鳖等五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产业要转型,我们缺什么?
在刘春丽的记忆里,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村一品”发展之路走得并不平坦。诸如怀远红麻、固镇烟叶和肉兔、五河棉花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相继淘汰甚至消失。
“没有规模化就没有产业化,不能形成产业链也就更不能树立响当当的农字品牌,特色产业链的形成,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重利好叠加。”刘春丽坦言,产业链条短小、综合效益低、龙头企业少且实力弱、辐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现实困境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一村一品”的向上发展。
面积大、散户多,各自为政很难形成规模,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嫁接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在固镇县,台湾大成、大连成达等畜禽加工企业以公司+农户+订单的“0风险”组织模式,让养殖户规避了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随着城区版图的拓展,地处城郊的裔湾村迎来产业转型的关键节点。未雨必须绸缪,面对日趋紧张的人地矛盾,越来越多的特色村开始以行业协会的形式寻找跨区发展的新形式。在怀远县鲍集镇和固镇县杨庙乡,近10个村规模连片的“高老庄”黄瓜发展至3万亩,在怀远县新城区、魏庄乡及淮上区小蚌埠镇的近30个村,“梅桥”牌大青豆发展至5万亩。
发展机遇期,蚌埠怎么办?
“必须依靠农业科技!”一次寿光考察之行,让市农委副主任李勇念念不忘。一斤重的大辣椒,2万亩胡萝卜产区,8万亩韭菜产区,30万个蔬菜大棚……初到寿光的人无不被山东人的大气震撼。
震撼之余,李勇和他们聊得更多的是寿光形成的产业化经营理念和品牌意识。农业也能观光旅游,1989年寿光人发明了冬暖式大棚种植技术,改写了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如今,蔬菜大棚遍及全国各地,点燃这一“白色革命”的寿光也成了菜农学习取经的“圣地”。采访中,“模式”是李勇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很多地方现在在模仿‘寿光模式’,但是这其实只是生产环节的模式。现在要探索的,是生产、销售和流通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农产品门槛低,技术模式极易复制,市场辐射能力弱,再加上市场需求信息滞后及农业生产周期长的双重制约,反而会加快了农产品价格震动曲线,对此如何应对?李勇认为,只有把整个产业向前端转移,做种苗培育,做农业投入品,做新技术推广。这也是本地农户的诉求,现在就是要顺势而为,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推广力度,让‘一村一品’的发展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利用现代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
市农委主任姜晓天表示,通过名优产品评定、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等,树立农产品品牌形象,扩大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的共识。我们将不断加大农产品品牌创建力度,将“一村一品”打造成美好乡村里最闪亮的风景线,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造更多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