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加快建立农民持续受益的扶贫发展长效机制
2012-08-08 来源:甘肃日报 点击数:1298
为尽快提高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给甘肃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创造金融支持平台,甘肃省从解决贫困农户发展所需资金短缺这一问题入手,大力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将扶贫资金由政府无偿投入变为有偿周转使用,变“输血”为“造血”,建立起扶贫资金一次投入、农民持续受益的扶贫发展长效机制。这一全新的机制在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贫困农民的普遍欢迎。贫困村缺乏生产发展资金,是阻碍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到银行贷款,要抵押且手续复杂;找亲戚朋友借,也不容易。在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的统一部署下,从2006年起,甘肃省先后在10个市州58个贫困县市区的687个村开展了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互助资金试点,正是针对农村金融服务的缺失和短板而设计的。它以政府注入一定扶贫资金“铺底”,并鼓励村民缴纳基本互助金,社会捐赠加大资金量,以低于银行利率的借贷方式供村民周转使用。在实践过程中,互助资金只允许在村组内部借用,主要用于村民生产发展项目,以低门槛、简便的手续,提供短期、小额和有偿借款,期限最长为一年,每户借款额度控制在5000元以内,从而使贫困户能够及时周转使用相关急需资金,满足了家庭发展产业等个性需要,被贫困农民亲切地称为随取随用的“身边银行”。
在互助资金试点过程中,甘肃省始终坚持以贫困农户为对象,以促进增收为目的,在对资金实行“民管、民借、民用、民享”和“有借有还、诚信用资、滚动发展、公平使用”的原则下,将资金投放重点定位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行业、商业及运输业等多个富民产业上,使许多贫困户在互助组织的引导和带动下,靠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甘肃省还坚持将互助资金与整村推进项目相结合,探索了“整村推进+互助资金+协会+农户”的运行模式,从而使整村推进项目得到巩固,后续产业得到持续开发。
到2011年底,全省互助资金总规模达到1.14亿元,其中,国家和省上安排财政扶贫资金0.96亿元,社员交纳互助金0.15亿元,其他资金0.03亿元。累计向农户借款1.37亿元,其中贫困户0.96亿元,累计还款1.157亿元。(记者 宋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