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农业加速“传统转现代”进程
2012-08-06 来源:淮安日报 点击数:1492
淮安新闻网讯 农业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品牌农业建设实现突破,生态农业建设全省领先……记者日前从市农委获悉,去年以来,全市大力发展项目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进程。2011年,我市农业基本现代化总得分为73.29分,超过全省平均分1.32分,在苏北五市中总分名列第二。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进程中,通过项目集群的实施,能够激活传统农业的生机与活力,使一个个农业项目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动力源。”市农委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温氏畜禽养殖、六和饲料、德芳有机农场、安佑科技、杰隆生物、雨润集团、九牧、台生源等一批由市农委牵头引进的农业招商引资企业先后落户淮安。今年上半年,市农委牵头引进农业招商项目4个,投资额8.2亿元。由福建紫山集团投资5亿元的紫山食用菌硅谷产业园项目签约落户洪泽,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现代化生产及深加工基地,可带动2500个农户发展规模种植,带动农民增收2亿元以上,形成20亿元产值的蘑菇产业链。
以“淮安红椒”、“苏淮猪”为代表的淮安农业品牌越发响亮。“淮安红椒”入选100个“2011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列第39位,是我市入选的农产品公用品牌,并获得科技部项目支持。全市已申报“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22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8万亩。白马湖青虾、白马湖大闸蟹地理标志已经通过省级品质评鉴和现场核查。苏淮猪被农业部列为16个主导品种之一,也是我省被列入的畜禽品种。
全市生态农业建设亮点闪耀,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实施了防护林建设工程、绿色村庄建设工程、绿色通道提升工程、农田林网推进工程、环白马湖苗木基地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围绕重点项目,全面提升造林绿化水平,森林覆盖率全省。以“放鱼节”人工增殖放流和打击电捕鱼为抓手,保护水生生态环境,放流鱼苗500多万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升农产品品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及品牌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