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垦改制:农场变乡镇 农工变农民
2012-07-16 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1573
农场变乡镇、农工变农民(居民),逐步建立场乡合一的农垦管理新体制
江西农垦看改制
两年前,在江西省启动的七大系统国企改革中,江西农垦是最难啃的“硬骨头”:155家国有农垦企业、31万名职工、97万人口,涉及范围广、规模大;经济效益不佳,职工收入偏低、社会保障水平低下,资产负债率达119%。
不到两年时间,按照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提出的“农场变乡镇、农工变农民(居民)”的改革思路,逐步建立和完善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场乡(镇)合一的农垦管理体制,有效解决条块分割问题;逐步将农工转变成新型农民。江西农垦重新焕发活力。
江西省农垦事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唐安来介绍,两年来,全系统生产总值增长了4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多亿元,引进各类项目600多个,人均纯收入增加了近2000元。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初步形成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业有所从、劳有所得、困有所济”的喜人局面。
转身份,职工“一补两险”全覆盖
门前一塘清水潋滟,远处青山翠色欲滴;屋后亦是茂林修竹,映着烟波浩渺的仙女湖益发迷人;几十栋白墙红瓦的二层小楼隐于青山秀水之间,恍如置身画中。这是新余市九龙山垦殖场泉田新村的新貌。
“多亏了去年实施的危旧房改造工程,每户补贴1.5万元,我们建起了新房,有了这么美的村居环境。”26岁的村民刘明明拿出老屋的照片给记者看。图片中,老平房低矮破败,门前的小路泥泞不堪。
刘明明的父亲刘小润是农场职工,家里有6亩耕地、4亩水面,还有20多亩山地种植高产油茶。“去年农场改制时,按照我31年的工龄,发放了一次性经济补偿金8200元。就冲这个,我们满意得很!”刘小润说,转换身份后,他不仅能享受农民的各项惠农政策,还更加自由了。家里的农活有儿子打理,老刘在仙女湖渔业公司实现二次就业,年收入增加了三四万元!“今后生活也不担心,退休后每月能领取1000多元的养老金,生病了有新农合报销。”老刘笑呵呵地说。
九龙山垦殖场场长张红根说,改制前农场效益差,无力替职工缴付20%的社会养老保险费,大多由职工自己垫付。改制中垦殖场共筹措资金1000余万元,妥善解决了职工的“一补两险”,还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
唐安来说,江西农垦之前尝试过多次改革,虽都收到一定成效,但均只是治标不治本。矛盾焦点是职工身份转变、历史债务化解、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等方面。这次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准焦点,省委省政府谋定而后动,直面矛盾、敢于担当、顶层设计、高位推进。
“善待职工,厚待职工,让职工从改制中得到实惠”,是改制成功的重要经验。在“农工变农民(居民)”的进程中,江西农垦积极实施“一补两险”政策,即按照一定标准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偿金,解决职工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让转换身份后的职工没有后顾之忧。让“农工变农民(居民)”从本质上成为一种职业的选择,让自主择业成为可能。
据了解,省市县三级政府共落实职工“一补两险”资金23.35亿元,其中支付职工补偿金10.5亿元,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基本覆盖。目前,全省农垦在册职工近九成完成身份置换,顺利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劳动关系。
改产权,企业轻装上阵添活力
从濒临倒闭,到重现活力,奉新县国营东风综合垦殖场改制前后的变化耐人寻味。
党委书记翟时杨说:“东风垦殖场先后创办过10多个企业,上世纪8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那时人人都以进农场当职工为荣。可惜进入90年代后,企业纷纷倒闭停产,农场发展陷入困境,职工每月只有四五百元,退休职工的退休金都只能发一半。”
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东风垦殖场对原有的10个企业进行改制,企业产权由国有变为民营。在江西亿利板材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原来是农场职工、现在是民企员工的於正东。“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於正东说,垦殖场引入亿利板材后,以山上的毛竹为原料搞木材加工,年销售收入达到8000万元。原有的300多名职工大多留在新厂成为技术骨干,月收入达2500元。
“通过改革,全场2011年工业产值达3亿元,实现税收达1200万元,是2004年的6倍。全场年人均收入1万元,比改制前人均增加6000元。”翟时杨说。
东风垦殖场颇具代表性。江西农垦企业众多,既不能全面享受国家惠农政策,也不能享受国企改革的各项政策。由于政企不分、经营不善,农垦企业负担较重。在这次改制中,各地多方筹集资金,共化解企业债务近30亿元,同时剥离了学校、医院等社会职能。改革破除了阻碍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企业轻装上阵,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随着农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垦企业在资源、产业、技术、组织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凸现,各类投资主体竞相涌入农垦投资兴业。
中国中化集团来了,以江西农垦为切入点,中化集团在能源、化肥、种子等六大领域与江西省展开战略合作;上市公司方大特钢、赣锋锂业落户九龙山垦殖场,两家企业总投资达5.8亿元,仅方大特钢去年一年就上缴税收2000多万元;中民实业投资100亿元开发铅山县武夷山垦殖场北山旅游项目……
据统计,江西农垦去年共引进各类项目600个、引资总额300亿元。
重民生,打造“快乐农业、幸福农工、美丽农场”
改革后的江西农垦,处处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东风垦殖场的退休职工董学定每天都要去对面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工地上转悠两圈,憧憬着搬进新居的场景。老董的房子低矮潮湿,十几口人挤住在50多平方米的房屋内。“县城的房子要三四十万元一套,镇上的房子也要1600元一平方米,我们实在买不起。幸亏有了危房改造工程,农场集中建起保障房,每平方米只要740元,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只需7万多,自己只掏5万多元。这是真正的民生工程呀!”
发展为了职工。2011年,江西农垦的危房改造任务为6万套,占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总任务的近1/5。此外,江西农垦还整合资金,大力实施“通路、通水、通油”工程,启动了2亿元公路建设项目,缓解了30万农垦职工及周边群众出行不便的难题;实施5000万元的安全饮水工程……
“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看两个硬指标:职工是否满意,企业是否发展。目前,没有发生一起因改革引起的群访事件,而看好农垦企业前途的投资人纷至沓来。”唐安来表示,按照“农场变乡镇”的思路,对于不具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农垦企业,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并入周边乡镇或单独设乡镇和管理区,逐步建立、完善以场为基础、以乡镇为主导的农垦管理新体制。同时引导人口向总部集中,打造农垦新城区;促进产业向园区聚集,打造农垦新园区;加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打造农垦新景区。
立足丰富的山、林、水等资源优势,江西农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树立绿色生态理念,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正在绘就“快乐农业、幸福农工、美丽农场”的现代农业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