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宣化县:科技进步对农业贡献率达55%

2012-05-31 来源:河北新闻网 点击数:1464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王翠莲、王雪威通讯员孙明鹏、李炜灵)建设全国最大的张杂谷育种研发基地,宣化巡天种业公司的巡天牌商标被评为省商标……近年来,宣化县把构建科技支撑服务体系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 “一号工程”,创建科技示范园区,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强化组织和资金保障,为农业发展注入了“科技因子”,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达55%。
立足传统农业大县的实际,宣化县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作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重要载体,先后建成蔬菜、张杂谷、杏扁、葡萄等各类农业科技园区25个,并在每个园区配套设立了科技推广服务站,配备8名农业工程师和技术员,提供保姆式服务。与市农科院合作,在贾家营镇建设了万亩张杂谷育种基地,年可繁育良种75万公斤,打造全国最大的张杂谷育种研发基地。与市科技局合作,在赵川、李家堡等乡镇建设了“双万亩杂交谷高产示范园区”,带动全县张杂谷种植面积发展到13万亩。
该县重点帮扶创建了50个新农村科技示范村,选派300名农技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指导。今年前4个月,共示范推广膜下滴灌、配方施肥、免耕栽培、母猪良繁等新技术22项,巡天969、郑单958玉米、围选1号杏扁等新品种16个。通过开展“阳光培训”工程、科技活动周等活动,直接培训农民2.1万人,受教育农民达11万人次。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该县先后推出了巡天牌系列种子、“100分”蛋品、树和牌杏扁、元子河牌食用菌、京西滩农产品、兴江牌梅杏等10多种品牌农产品。
该县成立了由县长挂帅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18家科技开发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成立了13个乡镇技术服务站,引进各类人才200多名。聘请中国华大基因、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11位专家为县政府科学技术顾问。组建70多家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建设产学研科技示范基地15个,构建起了县、乡两级联动,政府、院校、协会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组织体系。完善和健全科技投入机制,去年各级财政投入科技研发、农技推广资金2000万元,争取万亩杂交谷子育种基地等项目资金1300万元,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了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