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岳西县姚河乡走访纪实
2012-05-24 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1518
5月21日至22日,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深入岳西县姚河乡梯岭村、马石村,与老区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向基层百姓问需问计问民生,和一线干群共商新一轮扶贫开发大计。
老区面貌大变样
岳西是我省一个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纯山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于一体的县,在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又被列入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上任伊始,省委书记张宝顺就把岳西作为扶贫联系点,一直牵挂着老区发展和百姓生计。
21日上午,张宝顺轻车简从,经过两个多小时跋涉,来到大别山腹地的姚河乡。这是去年我省开展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以来,他第二次深入大别山区走访。
近年来,岳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两品一化”(品质、品牌、产业化)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取得显著成效。 “岳西翠兰”被外交部作为国礼赠送多国首脑,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张宝顺来到良奇生态农业科技公司,深入了解“岳西翠兰”生产工艺和市场销路,得知企业带动周边8万茶农人均增收1000元,他高兴地说,实践证明,山区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只要充分利用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群众“上山能致富”,山区就会变成致富宝地。企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准备扩大生产规模,发展精深加工,占领更大市场。张宝顺指出,“岳西翠兰”作为国宾礼茶,生态有机是最大优势,只要你们打好这张牌,就一定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带领更多茶农增收致富。
山区群众看病难不难,省委书记十分关心。姚河乡卫生院与解放军105医院结对共建,药房、病房、治疗室、B超室等均达到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张宝顺问卫生院长储立华:“你们每天接诊多少病人?”“平均30多人。”“和医改前相比,门诊量有变化吗?”“门诊量增加了。”“农民来这里能报销吗?报销比例有多大?能不能得到实惠?……”得到满意的回答,张宝顺露出欣慰的笑容。在二楼专家门诊,来自105医院的骨科专家正在坐诊,张宝顺紧紧握着专家的手说:“部队单位积极参与革命老区扶贫开发,你们深入基层给群众看病,为提高山区医疗水平作出了贡献,我代表老乡谢谢你们!”
山路蜿蜒起伏,汽车一路疾驰。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一幢幢红瓦白墙的楼房错落有致,一块块青翠欲滴的茶园星罗棋布。昔日一贫如洗的姚河乡变成了名茶之乡、蔬菜之乡、生态之乡。
中午时分,张宝顺来到姚河乡梯岭村,住在村民朱鸣东家。一见面,他就对主人说:“我小时候在北方农村长大,对农村生活很熟悉,也在地里干过不少农活。一来到农村,就觉得亲切。”坦诚朴实的一席话,一下子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坐在朱家敞亮的堂屋里,张宝顺仔细询问乡亲们生产生活状况。朱鸣东信手拈来一串数字:全村楼房率91%,自来水入户95%,电视覆盖率100%,人均纯收入5400元……张宝顺高兴地说,多年来,我们坚持扶贫开发不动摇,使老区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取得可喜的发展成果。
不觉到了午饭时间,午餐标准是四菜一汤,张宝顺再三叮嘱,你们平时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简简单单农家菜吃着更香。他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一边聊,饭桌上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探寻致富金钥匙
按照国家新的贫困标准,岳西贫困人数仍接近22万,占全县人口一半多,扶贫任务依然艰巨。乡亲们如何致富,是张宝顺走访中最关心的问题。
梯岭村农民朱荣贵是一名致富能手,种茶园、做经纪、卖百货、磨豆腐样样能干,他说:“现在党的政策好,致富门路多,我浑身都是劲,一心想着创业。 ”“有没有什么困难? ”“不论做什么,贷款都不容易。 ”朱荣贵说出自己的烦恼。张宝顺给他出主意,除了国家政策支持之外,可以探索专业合作、资金互助等组织形式,整合有限资金和优势资源,寻求抱团创业、共同致富。
梯岭村青年章申炬在杭州经商,年收入数百万元,为农民创业树立了榜样。听说小章担任姚河乡杭州流动党支部支委,在2500多名务工经商的同乡中颇有声望,张宝顺鼓励他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带领乡亲共同创业,为家乡繁荣贡献力量。村民朱成林腿脚患有残疾,但矢志不移自主创业,一年能挣6万多元,张宝顺拉着他的手动情地说,你身残志坚,顽强奋斗,体现了老区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希望再接再厉,在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许多山区农民走出了一条依靠发展高山茭白发家致富的路子。仅去年,马石村就种植茭白1500亩,产值400万元。张宝顺来到田间地头,与乡亲们探讨茭白种植和市场情况,要求他们发挥专业合作组织优势,提高科技含量,打通产销环节,做大做强高山茭白产业,同时要在专家指导下,探索发展浅水莲藕、毛竹、油茶等特色产业,带领更多群众找到致富的“金钥匙”。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 21日晚,在梯岭村委会,姚河乡6个村8名党组织负责人次和省委书记面对面坐在一起。他们踊跃发言,畅谈村情民意和发展体会,张宝顺认真倾听,不时插话询问,与大家深入讨论。他强调,山区农村脱贫致富,关键在各级党组织,关键在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真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战斗堡垒,使基层干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先锋模范和中坚力量。现场气氛热烈,本来一个小时的座谈会,一直持续到深夜。
22日早晨六点多钟,张宝顺攀着崎岖山路,来到梯岭村集体茶园,与茶农共同修剪茶枝。他站在山坡上,端起一把大剪刀,沿着一排茶树认真修剪。随着剪刀上下起落,多余枝叶纷纷落地。张宝顺一边劳动一边与大伙交流“致富经”,启发他们夯实产业基础、打响茶叶品牌。不一会儿,已是汗流浃背,张宝顺顾不上休息,擦擦额头汗水,继续埋头修剪,一直忙到日上山岗。
深山放飞新希望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马石村管山村民组坐落在大山更深处,90多户群众只有一条砂石路与外界相连,一到雨雪天气,山路泥泞湿滑,村民下山难上加难。一条磕磕绊绊的山路挡住了乡亲们走向富裕的脚步。
22日上午,张宝顺顶着灼热的日头,从梯岭村驱车20多分钟,又在陡峭山路上攀登30多分钟,才来到偏僻的管山村民组。
“省委书记来到咱深山里了!”淳朴的乡亲们奔走相告,平静的山村里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面对此情此景,张宝顺眼眶湿润了:“乡亲们走了多少年的路,我今天来走了一遍,确实不好走啊,我们来的还是太少了……”
64岁的李兴财正在盖新房,张宝顺来到他们借住亲戚的旧屋,与老两口促膝谈心。李兴财对他说,山里资源丰富,苦于交通不便,山上砍的毛竹、田里种的茭白、树上结的板栗,商贩不愿上山收购,多半要靠背扛肩挑,运到山下才能卖掉。在村民胡兴柱家,一个真实的故事再次打动省委书记。胡兴柱32岁的儿子在城里谈了对象,开车带回家见见父母,当小汽车行至山脚下,姑娘一看山路如此艰难,扭头就回去了。
“我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只有到了大山深处,才知道一条路有多么重要。农民致富、生活改善,甚至娶个媳妇,都要有路。 ”张宝顺神色凝重,当即询问山路有多长、材料要多少,表示尽最大努力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乡亲们闻讯,欢呼雀跃:“咱们得了书记的福,修路有希望了!”
孩子是山区的未来和希望。张宝顺来到管山教学点,看望这里仅有的1名老师和6名学生。望着一张张可爱的小脸,张宝顺蹲下身来,和蔼地问:“几年级啦?今年几岁?长大了想干什么? ”孩子们对山外世界充满向往,有的想开火车,有的想做画家,有的想当化妆师。张宝顺对他们说:“只要你们好好学习,养成优良品德,掌握过硬本领,这些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
离开管山时,依依不舍的村民们自发赶来送行。张宝顺一再辞谢,但乡亲们站在村口,久久不愿离去,许多人的眼圈都红了。
一路走访,一路情深。22日下午,张宝顺告别姚河乡,又沿途走访主簿镇余畈村部分农户。在余畈中心社区,统一规划的房屋、整洁优美的环境、朴实淳厚的乡风,令人印象深刻。张宝顺对他们“从山上移到山下,从路边集中到小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思路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要针对大别山区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紧密结合即将开展的美好乡村建设,统筹谋划产业发展、危房改造、易地搬迁、村庄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让山区农村变得更加富裕文明和谐。
“岳西是革命老区,岳西人民勤劳善良、智慧勇敢,过去为党的革命事业流血牺牲,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必须带着强烈责任、带着深厚感情,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省委书记饱含深情的铿锵话语,表达了省委、省政府致力于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坚定决心,必将转化为革命老区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