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都市型农业画卷舒展开来:从愿景到现实
天津北方网讯:按照滨海新区“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新区农业总产值将达到100亿元以上,种植业设施化率达到25%,建成15个具有新区特色的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新区确定了现代农业空间布局为“一核两翼、板块支撑”。为此,今年新区将以农业聚集区、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示范园区、设施农业的“三个层面”建设为载体,优先发展现代渔业、高效种植业、种源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向休闲旅游、教育展示、农事体验和生态功能农业转变,努力构建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一幅科技支撑型、生态循环型、高效设施型、综合服务型的都市农业画卷,正在新区一笔一笔地从愿景变成现实。
现状
农业园区建设遍地开花
虽是春寒料峭,滨海新区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建设却如火如荼。记者从新区农业部门获悉,截至目前,滨海新区6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5个区级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次第开花,已经累计完成投资31.03亿元,占预计总投资额(59.204亿元)的一半多。
滨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位于塘沽新城镇黄圈村和新城村,核心区面积2067亩,示范区面积3775亩,总投资10.224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5.313亿元;滨海茶淀葡萄科技园区位于汉沽茶淀镇,核心区面积5000亩,预计总投资1.9亿元,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完成投资1.511亿元;滨海杨家泊水产科技园区位于汉沽杨家泊镇,总占地面积5260亩,预计总投资19.18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0.15亿元;滨海耐盐碱植物科技园区位于大港官港公园、马圈村和大港农场,核心区面积2070亩,总投资1.3亿元,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完成投资0.66亿元,建成后在盐碱地生物治理技术方面将居全国领先地位;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位于东丽区东丽湖风景旅游度假区,核心区面积3175亩,总投资16亿元,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完成投资11.5亿元,建设后将成为国家级花卉产品质量评级中心、花卉高新技术孵化中心和国内外花卉产业的技术信息平台;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位于津南区八里台镇,占地1062亩,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10.6亿元,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完成投资11.9亿元,成为我国北方观赏鱼研发中心和全国最大的观赏鱼集散地。
此外,滨海冬枣科技产业园区、立达工厂化海水养殖示范区、滨海四季生态田园示范园区、滨海现代农业蕈菌产业科技园区、滨海王朝精品果树示范园区等5个区级农业园区预计总投资14.425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3264亿元。
作为新区农业“十二五”规划中的三个农业聚集区,杨家泊、北塘宁车沽、小王庄目前正在整合资源,积极规划,区域发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铺开……
目标
“十二五”末产值逾百亿
在滨海新区“十二五”规划中,对农业经济发展确定了明确的指标。
到2015年,新区农业总产值将达到100亿元以上,增加值达到3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种植业与养殖业的产值结构调整为3:7,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果品、蔬菜、花卉、种苗等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80%以上。
种植业设施化率达到25%,设施种植业亩均产值达到2.5万元。
农产品保鲜加工配送量占生产总量的80%。
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到90%,农业源污染综合治理率达到80%,农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建成15个具有新区特色的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农业特色品牌10个以上,实施亿元以上农业重大项目5至8项。
重点农业街镇网络覆盖率达到95%。
规划
“一核两翼、板块支撑”
为完成上述一连串的硬指标,新区农业必须“以全产业链模式完善健康水产、优质果树、绿色蔬菜、特色种植等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园区化、设施化、产业化、生态化和外向化进程,努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此才能发挥新区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向环渤海地区输出技术、产品和管理模式。这需要大手笔的全盘规划,滨海新区给出的现代农业空间布局是:“一核两翼、板块支撑。”
其中的“一核”,为都市型农业发展核,区域范围为塘沽。按照规划,该核以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物流基地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和综合服务两大平台,同时完善多元化投资融资体系,优先发展种源农业、创意农业、旅游农业以及农产品加工物流、农业会展等项目,带动南北两翼及周边区域现代农业发展。
“两翼”之“北翼”,指汉沽。以滨海杨家泊水产科技园区和滨海茶淀葡萄科技园区为重点,加快设施渔业、设施园艺、农产品保鲜配送技术体系建设,建立全产业链条,力推“杨家泊”、“茶淀”品牌,实现产业链延伸的全方位发展。
“两翼”之南翼,为大港。通过关联产业链条的相互衔接,重点建设优质冬枣基地、绿化苗木基地、设施园艺基地、畜牧生态养殖基地和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做强“翠果”和“绿生源”等冬枣品牌,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的城乡一体化都市农业发展区域。
“板块支撑”,是以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等为主要技术依托,建设七大特色农业园区,包括滨海都市农业核心区、杨家泊现代渔业发展区、茶淀——大田设施农业发展区、北塘宁车沽都市农业发展区、中塘高效农业发展区、小王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区、太平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区,从而引领区域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蓝图在前,步子亦要踏实稳健。“眼下农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从‘三个层面’加速完善新区沿海型都市农业的载体建设。”滨海新区农业部门负责人表示。新区今年将以农业聚集区、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示范园区、设施农业的“三个层面”建设为载体,优先发展现代渔业、高效种植业、种源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向休闲旅游、教育展示、农事体验和生态功能农业转变,构建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据了解,今年,新区的目标是力争使市级农业科技园区达到9个,并以园区为载体,加快推广农业新技术和引进新品种,提高科技示范带动能力。在设施农业方面,新增设施农业7000亩,重点围绕新增蔬菜等副食品生产能力,建设以生产大白菜、土豆、洋葱等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加速推进“一户一棚”建设,引导农民在二、三产业就业,带动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