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现代农业打好“绿色”牌
记者昨天来到云亭街道蔡村水景百花奇花专业合作社,看到几名工人身穿胶鞋,抱着水枪冲洗黄菖蒲、水葱等水生植物。“冲洗干净的水生植物经过包装后,销往山东、浙江等地,用于拦截水里的氮、磷等富营养。”合作社负责人陆建良欣喜地称,现在各地对氮磷拦截生物的需求很大,水生植物一亩地的收益超过了1万元。
像蔡村水景百花奇花专业合作社一样,江阴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将环保、生态理念“植入”其中,一个集特种养殖、无公害种植、垂钓中心、观光休闲、花卉苗木于一体的“环保型”生态农业链悄然成形。
畜禽粪便一直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困扰着许多养殖户。祝塘镇养殖奶牛多达2000多头,在活跃地方经济的同时,牛粪的处理却成了大问题。联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奶牛场合作,投资750万元,采用生物菌技术对牛粪实施分解制成有机肥料,企业每天可“吃”掉100吨牛粪,生产的有机肥料不仅是无锡阳山水蜜桃的专用肥,还销往浙江、江西和福建等地。定海畜禽养殖有限公司成功引进台湾“环保干式无污染养殖技术”,配套沼气和有机肥加工设施,可将猪粪便物全部回收,与大量农业有机废弃物混合后全部转化制成有机肥料,应用到后续农业栽培和水产养殖,从根本上解决了畜禽粪便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除了牛粪、猪粪外,鸡粪、鹌鹑粪等“废料”也成为制作有机肥的好原料,目前全市有机肥年生产能力达20万吨,大大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
从传统农业向环保、生态型高效农业转变,是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题主线,市农林部门表示,我市正重点实施农业园区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三大工程”,目前已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20多家“农字号”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农业环保技术合作关系。九州果业专门从全国农业院校请来专家教授讲课,引进中国农大“863”计划有机肥料生产线,在果品基地办起有机肥加工厂。
为鼓励“环保型”农企茁壮成长,农林、科技部门积极为农业企业搭建平台。农林部门为土地实施“测土配方”,因地制宜为土地合理喂食“营养餐”,目前全市已对水稻、小麦生产全部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六成以上的瓜果、蔬菜田也进行配方施肥,无公害农产品面积超过16万亩。市科技部门则将农业领域列入节能减排重点,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力争培育出更多的环保生态型农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