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促进高原现代农业健康发展
早春二月,一场金贵如油的春雪让民和三川的农民们乐开了怀。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转导乡前坪村,记者见到了科技种田示范户马正蛟,本以为他因为春播而忙得不亦乐乎,但此时的马正蛟却悠闲地坐在家里喝茶看书。
原来,马正蛟家的30多亩地种的是全膜玉米,去年10月收割完毕,11月就完成了犁地、平整、施肥、铺膜等工序,只等今年清明时节点播玉米种即可。冬季农闲的几个月里,马正蛟就利用自家的玉米和青贮的秸秆搞牛羊育肥,闲暇时则看看县农技推广中心赠送的农业实用技术方面的书籍。
“要不是这两年县上的科技人员推广全膜玉米,我们这些靠天吃饭的浅山地区基本上已经没人种地了。如今浅山的耕地也值钱了,回乡种地的人也多了起来,这都是农业技术员们的功劳啊!”马正蛟感慨道。
“如果没有这些常年奋战在高原大地上的农牧业科技队伍,青海的农牧业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与进步”。这是记者在全省许多农牧区采访时听到的共同声音。
农业要发展,科技是关键,而培养一支扎根高原、甘于奉献的农业科技队伍,这比科技本身更为重要。
早在2008年,省政府与中国农科院达成协议,用5年时间为我省培养400名农牧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截至目前,省级财政已投入500万元,先后组织选派了300多名农牧业科技人才赴中国农科院17个专业研究所进行知识更新和系统学习。这种培养模式不仅使学员学到了各领域的高新技术,更重要的是学员们了解到了国内外各领域学术发展前沿,建立了高层次科技合作关系和沟通途径。
同时,我省还编制了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依托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由农业部认定的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青海大学,承担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和骨干农牧民的培养任务,对基层农技人员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农技推广理论与方法、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技能、农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强培训。2009年11月以来,已举办8期重点班、16期普通班,培训示范县农技人员1696人。
随着农业科技队伍的不断壮大,我省农业科技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近10年来,我省农业科研人员努力攻关,连续选育出青杂系列油菜品种、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青春系列小麦品种、青海系列蚕豆品种、昆仑系列青稞品种等五大系列新品种。同时,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高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反季节食用菌规模化生产技术、大肥菇等野生植物资源人工驯化及选育技术、高原蔬菜新品种选育等新型学科和技术也稳步发展。这些作物优良新品种和新技术先后育成和推广,为青海农作物品种的顺利更新换代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大作用。
科技成果要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关键在于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此,一系列旨在提高农牧民群众文化素质、科技知识、劳动技能的教育培训项目相继展开。仅"十一五"期间,全省培训农村劳动力30.1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1.7万人,转移就业18.6万人,转移就业率达到85.7%;农牧民从事农牧业产业培训9.41万人,基层农技人员培训4000人。
2011年,为破解"农牧业生产需要和农牧民需求与培训内容相脱节"这一难题,省级财政和农业部投入资金3400万元,以阳光工程为依托,以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和开办农民田间学校为重点,围绕生态畜牧业、游牧民定居工程、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设施温棚种植、养殖小区、农畜产品安全和农牧区建设,在我省六州一地一市的40个县开展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培训农牧民及基层农技人员达62993人。
一旦农民掌握了科技种田的要领,其释放出来的能量将是无穷的。
今年2月8日上午,民和县峡门镇镇长铁生宏急急忙忙来到县农技推广站,要求解决3000亩的地膜,原因是全镇几百户群众强烈要求种植全膜玉米,镇上的干部们只好分头到县上申请。
地处湟中县脑山地区的上重台村,农民们对农业科技的话题兴趣盎然。在农技人员的帮助下,这个小山村全部种植油菜新品种,平均亩产达到200公斤,200多户群众基本摆脱了贫困。村民李生全说,县上的技术员经常到村里培训指导,大部分青壮年农民已经学会了旱作沟播、测土配方等技术。村民范有奎兴奋地说:"现在种庄稼和过去完全是
- 上一篇:农业现代化:跨越“从大到强”门槛
- 下一篇:九江农业产业化“春风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