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农民手捧“聚宝盆”——孝义市“一村一品”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纪实

2012-02-06 来源:山西新闻网 点击数:1717

 

冬日暖阳,笔者来到孝义市西辛庄镇夹道村的思源獭兔养殖场,只见雪白的獭兔在日光灯的照射下散发出油亮的光泽,触摸时手感极其柔软。村民张颐平正在喂兔子,“养一只兔子能赚40元,我们这个养殖场2010年创建,到现在已经有了6个标准化大棚,獭兔2000多只,等将来种兔产了崽就有挣不完的钱……”在孝义市,像夹道村这样的特色产业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发展,让当地老百姓捧上了“聚宝盆”,鼓起了钱袋子。
龙头+基地+农户,“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经营模式,趟出农民增收新路
孝义市在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过程中,坚持产业建设与市域特色相结合,大力培育林果、菌类、蔬菜、药材、养殖等特色产业,通过发展特色、生态、高效农业,趟出了一条增加农民收入、极具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该市积极整合市域传统产业优势资源,以“一市创一业、一村兴一品”的发展思路,围绕“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依靠规模经营”的理念,积极搭建“一园三企三大基地”发展平台,掀起了“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高潮。
大孝堡乡东盘粮村土地肥沃平坦,文峪河、孝河在这里环绕,水源充足,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于2009年成立了东盘粮力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将过去的分散种植聚拢成了规模产业。目前,基地占地3000亩,有300栋大棚投入使用,参与经营的农户达196户。如今这一“菜篮子工程”作为孝义市“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产业,已经成为立足孝义、辐射周边、服务全省的大型蔬菜基地,每栋大棚年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年可增加农民收入1000余万元,有效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的渠道。
截至目前,该市“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成效显著,2011年,孝义市创建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片2个,核桃经济林面积达到40万亩,畜禽养殖存栏量达到4000万头(只),成为全省首批、吕梁的“一县一业”蔬菜产业基地县;全市22个村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一村一品”专业村和示范村,其中核桃产业15个、蔬菜产业6个、畜禽产业1个;全市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达到71个。“靠天收”的传统农业模式已经成为孝义古老故事里的一隅,农民的钱包鼓了、腰杆挺了、生活的幸福指数更高了。
重基础、谋长远、续后劲,像抓项目建设一样抓农业建设
“农”字不等于只会种田,“村”字不等于只会圈地,农村要发展,靠的是智慧和汗水来创造财富,收获幸福。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孝义市重基础、谋长远、蓄后劲,把农业基础性工程作为重点来抓,像抓项目建设一样抓农业建设,使该市特色现代农业步入了快车轨道。
修核桃路、加固堤坝、兴修水利、疏通河道……这些都成为2011年孝义市农业基础工作的关键词。去年以来,该市投资7200余万元修建了总里程150余公里的核桃林区道路,目前已经竣工通车;以国家大兴水利为契机,全面铺开张家庄水库坝顶公路拓宽改造工程、梁家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引汾济孝高灌工程等一批水利工程并已部分完工;全年新增、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7.3万亩,新增节水面积、治理水土流失、改造中低产田分别达到1.3万亩、2.2万亩、1.2万亩,修复水毁工程9处,新修、加固堤防14公里,疏通河道62公里,清淤沟渠210公里。这些都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该市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财政奖补扶持政策,强力推进了特色农业产业化。
在此基础上,孝义市重点发展了农副产品加工业、禽类养殖业、设施蔬菜种植业、核桃种植业四大特色农业产业。仅去年以来,该市全面铺开惠农5万吨葡萄糖、金绿禾菊芋生产、旺达4万吨营养早餐等扩建项目,全年实现产值5.2亿元,利税7336万元,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5000余人,带动种植面积近10万亩,带动农户2.2万户;以“全国最大的肉禽养殖基地县”为目标,依托山西铭信、孝义大象两大农业龙头企业,新配套发展规模养殖小区38个,年出栏规模达到3700余万只;以东盘粮力农蔬菜合作社、威尔仓储蔬菜产业化等项目为带动,全年新增日光温室514栋、蔬菜大棚36栋,全市日光节能温室达到2055栋,蔬菜大棚达到404栋,设施蔬菜面积达到5738亩;以核桃林区道路为轴心,铺开并建设完成核桃经济林5.6万亩。
“一村一品”教给了农民增收的法子,现代农业拓宽了农民致富的路子。在“一村一品”现代农业的带动下,孝义市农村经济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