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农机化新技术助力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攀高峰

2012-01-31 来源:黑龙江日报 点击数:1570

 

新机具、新技术,保护性耕作、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水稻钵盘育苗机械插秧等重点农机化新技术,助力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攀高峰。

据黑龙江省农机技术推广总站介绍,目前黑龙江省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面积超过100万亩,有8个保护性耕作技术国家试点,有20多个县、市建立了保护性耕作示范园区。初步探索出了北方寒地机具技术配套模式和土壤科学耕作模式,为黑龙江省大面积普及推广创造了条件。

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经过6年试验示范,发现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增产效果明显,能使玉米、水稻、大豆、小麦平均亩增产10%以上。2011年,黑龙江省在各市县试点的基础上,重点在全省330个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大面积推广应用。目前,全省已累计推广示范面积1600万亩,2011年增产粮食8亿公斤。

水稻钵盘育苗机械插秧技术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项新突破。其可使水稻增产10%以上,同时改变了传统平盘育苗方式,从根本上缓解了黑龙江省水田产区低温、返青慢的问题。目前,该技术在水稻主产区进行了千亩水稻田的试验示范。

与此同时,一些农机普及技术的推广实施面积也在扩大,明显提高了黑龙江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1年,全省大豆提质增效综合机械化技术实施面积为1200万亩、玉米密植精播机械化技术实施面积为595万亩、水稻节本增效耕作栽培技术实施面积为370万亩、大豆窄行密植机械化技术实施面积为28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