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一县一产业:陕南城乡发展新引擎 提高居民收入

2011-12-21 来源:陕西日报 点击数:1759

 

20119月,陕西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陕南循环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采取政策措施,支持陕南“一县一产业”更快发展。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陕南循环发展的重要工作部署,也是惠及陕南广大百姓的重点民生工程。

未来五年,“一县一产业”将与陕南循环经济核心聚集区建设统筹互动,形成“大项目富财政、小项目富百姓”的基本格局和“大项目向园区集中、小项目在城乡开花”的发展导向,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以壮大龙头企业为前提

2003年,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一家黄姜加工企业以每公斤3元的价格,为村上提供黄姜种源,并口头允诺,两年后以每公斤2元以上的价格,将所产黄姜保本收购。受市场高价的诱惑,村支书刘志建以每年每亩地210元的地价,包地种了10亩黄姜。当年,安康市黄姜种植面积60万亩,陕南超过100万亩。

2005年以后,市场风云突变,国际皂素从每吨50多万元跌到15万元,黄姜价格从每公斤3.6元跌至不足0.2元。

刘志建说,种黄姜,每亩下种350公斤左右,亩产2000多公斤。不包括包地的费用,种1亩黄姜,光种子和肥料的投入就1200多元。两年采挖,每公斤黄姜至少卖1.6元才能保住本。刘志建家黄姜采挖时,正赶上大跌价。企业的口头承诺不算数了,每公斤0.2元有时还不给现钱,打白条。刘志建和他的村民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陕南的黄姜产业也从此陷入低谷,种植面积至今不超过40万亩。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同志说,在龙头企业没有实力、没有发展壮大的情况下,片面强调规模化种植养殖,一旦遭遇市场风险,最终受害的首先是农民,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社会稳定也会受到损害。在研究制定陕南“一县一产业”发展规划时,充分吸取了以往教训,首先考虑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和农户,不片面追求产量,不盲目动员前期种植养殖。

201110月,安康市确定了今年重点扶持的38个“一县一产业”项目,其中30多个都是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的。商洛市商州区制定的绿色食品产业规划,提出五年内培育年产值过亿元的食品龙头企业2个、5000万元的3个、1000万的5个,2015年绿色食品产业新增产值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