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大地,感受滚烫的生活!——新闻界和受众热议“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10-24 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1511
人民日报记者丁伟(右一)在河北省沧州市青县中心敬老园与老人交流。人民图片
新华社记者周芙蓉(右)在贵州盘县大山镇司寨村低保户余荣莲家采访。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杨连成(左一)在珠江西岸沙田渔村采访。资料照片
山东省荣成市俚岛镇大庄许家村村民许胜军(中)在地里向经济日报记者李会(左)、林火灿(右)介绍韩国萝卜出苗情况。经济日报记者 王金虎摄
日前,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联合发起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新闻战线引起热烈反响。新闻人重新上路,奔赴基层,贴近并感受大地滚烫的热度!
“目光和笔触时刻也不能离开人民”
今年4月12日,光明日报社可容纳几百人的大会议室座无虚席。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主任董广安,应邀为全体编辑记者作《沿着穆青的足迹》报告——
“勿忘人民”,语重千钧。这是新闻工作者杰出代表穆青生前最为钟爱、写得最多的四个字。穆青一生六访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四访宁陵、两上红旗渠……借由他的笔,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走进几代国人的心灵深处。他曾饱含深情地说,“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也不能离开人民”,“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
在宁陵,我们采访了穆老《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中的主人公“老坚决”潘从正的孙子潘园林。在穆青题写的墓碑前,他深情回忆,当年“老坚决”为欢迎老朋友穆青,在腰部受伤的情况下,硬是趴在地上用编织袋运土,修成土路。潘园林一边流泪,一边模仿老人当年修路时的情景。这是怎样的情感啊……
随着董广安的讲述,在场编辑记者凝神倾听。
“世界新闻史上的名作名篇,没有哪篇不是来自社会最深处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从黄远生、邵飘萍、范长江、徐铸成、子冈,到外国友人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爱泼斯坦……他们都是深入社会深入生活的典范。像范长江当年沿着红军长征路进行的西北纪行报道,斯诺深入延安的关于红色中国报道,已成为现代新闻史上的典范。”
“严平走近”,是以新华社记者、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张严平名字命名的专栏。以“走近”的姿态,张严平近距离采访过许多平平凡凡的小人物,也正是因为“走近”,这些人的情貌才能跃动于她的笔下,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当记者就是要一辈子向生活、向社会学习。我写了这么多人物,感到他们所给予我的,远比自己写的多太多。”她对本报记者说,生活和实践是新闻的本源,这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让新闻回归本源,非常有必要。
从1998年到2009年的11年间,光明日报驻宁夏记者站站长庄电一,先后5次到宁夏盐池县黎明村采访,用记者的笔记录下黎明村的变迁史。“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伊始,他又第6次回到黎明村进行采访报道。这篇题为《六访黎明村》的报道,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位置重点刊发,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黎明村,我还得来,很难说再见。既然黎明村是我的‘新闻富矿’,我就应该继续挖下去。”在采访札记中,庄电一坚定地写道。
“当代好记者”、大众日报记者陈中华事迹,经由本报在中央媒体中率先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1辆电动自行车,10年颠簸路;100多个县市区,300多个村镇”,数字凝聚着记者陈中华对基层的深厚感情。他对本报记者说:“记者只有走进基层、转变作风、改变文风,才能让报道更具体、更鲜活、更可信;也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倾听和传递老百姓的呼声。”
“沃其根者膏其华”、“植木不沃其根,则必蹶”。这便是生长的辩证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新闻工作者们纷纷表示,新闻报道要枝繁叶茂,又岂能脱离“基层、群众和生活”这个根?!
新时期仍须到基层求证事实真相
如果说,在通讯设施匮乏的年代,靠脚底板跑新闻或是无奈之举的话,那么,在通讯便捷、信息极易复制的当今,新闻工作者还需不需要亲自扎到基层去“掘金”?
高校新闻研究和教育工作者,为记者揭示出答案。
“记者从其他媒体过滤和稀释的信息中找新闻,远不如亲身到基层来得真切和鲜活。也只有亲历基层,记者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国情、民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说。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晓红表示,“只有到最贴近生活、最贴近实际的地方,去了解中国的现实及其人们生活状况,才能在今后的新闻报道,甚至国际传播中真实而生动地讲述中国故事。”
而众多新闻一线编采人员,对此感受甚深。
2011年1月开始,读者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个崭新的栏目:“求证”。它的宗旨十分鲜明,即“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求证”栏目编辑白真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微博等自媒体涌现,大众常常成为信息发布者或者是现场新闻发布者。在“碎片化”信息越来越多的背景下,专业媒体从业者的职能必须转变,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新闻现场,接触新闻当事人,准确、完整呈现事实全貌,并对新闻事件作出分析。
经济日报“走转改”栏目“蹲点笔记”“基层见闻”刊发了一组组来自基层线的鲜活报道。作为这些稿件的编辑和读者,经济日报要闻版编辑刘志奇对记者说,最深的感触有两点:,“活”的文章多了,编辑的选择也多了;第二,语言与文风更加清新了,读起来也更加有滋味了。
前几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费磊刚完成采访任务,从青海玉树回到北京。他真切地体会到,只有真正接触采访对象,才能掌握手资料,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而也只有在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中,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这对转变新闻报道文风和视角,有很大帮助。
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副主任杨华向本报记者介绍,央视将在“走基层”总栏目下,开设“蹲点日记”、“手调研”、“劳动者之歌”和“我在基层当干部”等子栏目。目前已派出八九十路、200多名记者深入各地采访报道。杨华说,目前将报道对象概念化、格式化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要利用此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真正了解、展示不同社会群体生存状态,在它们之间架起桥梁,最终起到平和社会心态、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
“走转改”活动对于引导新闻专业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新闻观,也有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硕士生曾维康,历时一年,走访辗转鄂、湘、粤等地,最终在今年5月,完成25万字的新闻作品《农民中国:江汉平原一个村落26位乡民的口述史》。毕业后,曾维康主动申请到广西百色农村工作。“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当前新闻界正广泛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于引导未来新闻工作者扎根基层的作风,培养他们与人民大众的感情,是多么必要。”尹鸿说。
新闻工作者的幸福蕴藏在土地中
人民,既是新闻人的出发点,又是新闻人的抵达地。
“报社编辑记者要在宣传中,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更好地坚持正确导向,反映群众心声,通达社情民意。”在光明日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会上,光明日报总编辑胡占凡这样强调。
以前,首钢集团退休工人姚春燕总觉得媒体很神秘,但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始后不久,就有记者找到她,了解她退休之后的生活状况及面临的各种难题。看了光明日报8月27日头版“走基层”栏目报道《北京:“到基层去,必有大收获”》后,她深有感触:“记者到基层,拉近了与我们之间的距离。期待这样的活动能一直延续下去。”
河南淮阳县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李灵对记者说,以前在乡里见记者就像见明星一样,而现在,没想到很多大媒体的记者坐在自家炕头上面对面唠家常,记录和反映我们基层群众的心声,“心里感到热乎乎的”。
人民日报已故前总编辑范敬宜谈及穆青的幸福时,曾动情地说:“穆青把根扎在最厚的土层里,所以他有最肥沃的养分,他的作品也能代表最大多数的人,他能用最底层的事感动层的人。他有我们许多记者都不曾享受到的幸福。”
是的,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幸福,就蕴藏在这片最广袤、最深厚、最肥沃的土地中!
- 上一篇:没有新闻了
- 下一篇:任玉岭:三大差别成社会问题形成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