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河南实现参保农民跨地区就医即时结报

2011-10-21 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1799

 

为了方便参保农民看病就医,减轻异地就医后返乡报销造成的各种负担,河南省领先全国实施了参保农民跨地区就医即时结报。
自2010年底,河南省38家省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即时结报后,今年下半年,河南省163家市级、4家县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施行了跨区域即时结报,为参合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让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完善的信息网络和安全稳定的信息传输是省级新农合即时结报的基础和前提。河南省集中财力,加快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开发、资源共享;分级建设、分级管理;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部署,完成了系统间、机构间的联网对接,保证信息传输畅通、数据安全准确。
河南省各定点医疗机构成立专门的新农合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省内统一组织,集中开展相关政策和具体操作培训,确保跨区域即时结报有序进行。
目前,河南省参保农民在省、市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医疗费用补偿实现全省统一的住院起付线、补偿比例、基本药物目录和诊疗范围目录,保证了全省参保农民享受同等补偿政策,增强即时结报工作的可操作性。参保农民到省、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中,因急危重症、外出务工、探亲居住等原因无法进行正常转诊审批的,也可先住院后审批。
河南省还统一参保农民报销结算流程。患者出院时,由省平台对其补偿费用实行集中结算,患者结清个人自付部分医疗费用,其余住院医疗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定点医疗机构每月与当地新农合经办机构结算垫付补偿费用。截至目前,河南省已有近24万人次参保农民在省、市级跨区域即时结报定点医疗机构享受新农合直接报补,补偿金额达9.35亿元。
新闻链接
河南全面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河南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建设构建完整实用的“数字卫生体系”为目标,全面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目前,全省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为10.79%,有61%的村卫生室配备了计算机。
河南省坚持统一软件开发,统一硬件建设,统一资金使用,统一人员培训,统一日常监管的原则,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人员的最大效益,为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去年,河南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范围内的参合农民普通疾病在省级定点医院的即时结报,提前两年实现了卫生部提出的目标要求。
记者从河南省卫生厅获悉,为确保新农合即时结报系统在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中运行,这个省在完成新农合管理省级平台的基础上,方便农村居民即时报销,建立了新农合即时结报子系统,完成对147家县级平台和38家省级医疗机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改造,为新农合医疗监管运行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此外,河南省着重强化以电子病历为基础,以优化医疗服务业务流程、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为目标的医院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借助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开展院前院后延伸服务,开展预约挂号、病床预约、诊疗信息查询、网上随访等便民服务,为医疗管理和服务提供数据、信息支持。郑州市妇幼保健院通过开展电子病历应用、建设数字化药库房等手段,提升了医院软实力,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