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延安、榆林多模式发展设施农业

2011-10-10 来源:《陕西日报》 点击数:1467

 

陕北地域辽阔,南北情况不同。根据各地不同的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多模式发展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是延安、榆林市、县政府推进设施农业规模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其模式主要有这样4种:
一是示范园引导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政府主导建园,组建集团公司管理,承包给农户经营。其功能主要是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农民技术员培训。陕北市、县一级及一些重点乡镇,都建有1—2个以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为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这些园区在传播技术、培养人才、更新观念、带动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甘泉县将龙头企业带动和县级示范园建设相结合,由延安纪丰农业开发公司进行主体投资并实行企业化经营,政府部门整合农业财政投资项目进行扶持,建成集设施蔬菜种植、生猪养殖、沼气综合利用和蔬菜加工、包装、储藏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园区建有标准化日光温室46栋,塑料大棚64栋,以及4400平方米连栋温室2座和3000吨气调库一座。引进优良菜种进行工厂化育苗,为全县43个蔬菜基地每年提供200万株优质菜苗,全县2200多户菜农因此受益,平均每棚增收30%。
二是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包括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和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多种模式。延安劳山鸡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蛋鸡肉鸡养殖、养鸡设施代理、鸡疫病防治、鸡饲料鸡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民营企业,公司采取垫资给农户提供富硒专利饲料,免费为农户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和防病防疫服务,然后以高于市场价回收农户合格蛋品的运作模式,与甘泉县劳山乡164户养鸡户建立订单式合作关系,带动164户发展设施养鸡19万只。受其辐射带动,劳山乡一个乡的养鸡量占甘泉县全部养鸡量的44.4%。2010年,劳山乡农民人均纯收入5301元,50%来自于养鸡。
三是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这是一种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资金)量化入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经营模式。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是延安市有名的大棚蔬菜专业村,这个村以农民专业社为纽带,组织村民发展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230多户农户经营405栋蔬菜大棚,没有蔬菜棚的50户搞设施养殖,一年育肥上万头猪。合作社发挥自身优势,组建农民营销队伍,形成产地市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306元。因为村里户户有主导产业,在家门口就能致富,村里的年轻人不出外打工了,在外的劳动力也纷纷回流。米脂县沙家店益农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五统一分”的经营机制,统一订购鸡苗、统一生产饲料、统一进行防疫、统一销售鸡蛋、统一品牌包装,“五统一”下实行分户饲养,有效解决了分散养殖与标准化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问题。合作社生产的“牧康牌”饲料、“绿源佳”禽蛋,成为市场欢迎的产品。到2010年底,该合作组织社员已发展到180多名,年产值2670万元。
四是家庭农场经营模式。靖边县红墩界镇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人均4.5亩耕地,无须流转土地就成规模。镇政府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以家庭适度规模经营为主的庭院经济,实现户均8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其中大棚种植1.5亩)、设施养殖30只羊、20头猪。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2850元,54.5%来自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绥德县辛店乡龙湾村王根福一家投资172万元,建万只蛋鸡棚舍3栋,育雏舍1栋,进行家庭农场式规模经营。鸡场存栏蛋鸡3万只,从饲喂、饮水、消毒到清粪全部自动化。年向市场提供鲜蛋365吨,鸡肉11吨、优质肥料2000吨,获利2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