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牌古镇“红、绿”并进
2011-08-22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点击数:7703
秦岭的山峦之间,葛牌古镇犹如一叶扁舟,横卧在三条小河的交汇口。从蓝田县城向南驱车48公里,原本狭窄的秦岭北麓腹地道路突然开阔了起来。
当地有俗语说,“出了南门数葛牌。”意思就是蓝田县城往南,地处由陕入蜀、鄂、豫的交通要道。葛牌镇,曾经是蓝田地区数一数二的繁华商镇。
作为西安市市级重点镇中具有发展潜力镇之一,葛牌镇力争打好“绿色生态”和“红色革命”两张牌,以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成为西安市小城镇建设的典范。
先天优势
占据了“红色”与“绿色”两项优质资源,近年来,葛牌镇围绕“旅游”两个字大做文章的底气便非常足。
在葛牌镇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门口都飘动着国旗和党旗。镇区的红25军军部旧址、苏维埃政府纪念馆、鄂豫陕省委扩大会议旧址、红25军野战医院旧址等一个个红色遗迹内,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由于葛牌镇东与商州市毗邻,南与柞水交界,西与玉川相接,北与辋川、蓝桥相通,总面积达218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势造就了这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1935年2月初,红25军长征入陕,在葛牌镇歼灭了围追的国民党部42师116旅旅长柳彦彪部两个营。不久,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便宣告成立。
“这里是关中地区最早的红色政权,也是当年红25军战士战斗过的地方。”葛牌镇党政办主任陈涛告诉记者,红25军军部旧址、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以及鄂豫陕省委扩大会议旧址,都是葛牌镇重点培育的红色旅游景点。
古镇的中心区域由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联通起来,安静的街道两旁,老式民居错落开来。保留至今的明清老街,依稀还能感受到历史气息。这条长520米的商业街,形成于明代。踩在老街的石板路上,看着街边老旧的店铺,呼吸着山中清新的空气,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从2009年起,葛牌老街两边的老房子已经被禁止拆除。而专门针对老街改造的前期设计图纸也已完工。
“在加大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同时,我们还借助绿色资源丰富的天然优势,打造绿色品牌,发展生态旅游,进而带动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陈涛表示。
事实上,地处秦岭北麓的葛牌镇,天高气爽,山青林茂,森林覆盖率达85%,据说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6.8万个之多,堪称绿色森林氧吧。这也为当地发展旅游产业增添了一个颇有分量的砝码。
蓝田县葛牌镇依托“红”、“绿”两大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秦岭自然风光,品尝独特农家乐”为特色的乡村游逐渐形成。
在葛牌镇沟口村,村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旅游带来的实惠。沟口村党员蔡小荣人称“党大嫂”,10年前,她尝试着开了个农家乐,很受外来游客的欢迎。如今,她的“党大嫂”农家乐成为当地农家饭的一道招牌,平均每天接待游客百人以上,每年赚得纯收入至少10万元,也是镇党委命名的党员致富带头人,带动全村发展农家乐30余户。
软硬齐抓
在完成2.6公里的主干道水泥路建设、标准化河堤治理、主干道路灯安装、山体点亮、绿化项目和人行道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同时,葛牌镇还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力度,发展优势产业,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措施,增加农民补贴性收入。
在被当地人称之为仿古一条街的两旁,一侧是东采峪河,水、桥、路、堤、坝相依相连,街道上绿地、林荫、小道、河岸、灯光相映相照;而另一侧具有典型的明清风格建筑很是夺人眼球,青砖灰瓦,古而不旧。“这些是镇上投资600万元建设的20套明清四合院标准化农家乐项目。”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安小正介绍,同时,镇上还投资300万元,完成了20套农家乐内部装修和配套设施的布置。
2008年,葛牌镇被省上确定为关中百镇建设重点乡镇,被市发改委确定为第二批发展改革试点乡镇,被市建委确定为优先发展乡镇。目前,葛牌小城镇建设,已完成投资4240万元,2.6公里的主干道水泥路建设、标准化河堤治理、主干道路灯安装、山体点亮、绿化项目和人行道等基础设施项目,使得全镇的公共设施水平得以大幅提高。
同时,水上楼亭、河道拦水坝、葛牌古镇石牌坊,使镇上的自然景观更加丰富,投资200万元的会议中心项目也进入基建阶段,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9年12月29日,葛牌镇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这也是蓝田县首个建设的镇级污水处理厂。镇级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350吨,总投资600万元。据了解,葛牌镇区的采峪河是西安市供水工程李家河水库的水源,建设葛牌污水处理厂对保护李家河水库水源有重要意义。
如今,日处理800吨污水处理厂项目已建成,部分管道已铺设到位,农家乐排出的污水全部纳入污水处理厂。
由于处在秦岭腹地,农田水利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为夯实农业增收基础,该镇新修基本农田15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平方公里。稳定粮食产量,播种粮食21000亩,总产达到3150吨。
“现在正是母鸡产蛋的高峰期,但是由于游客众多,我们的土鸡蛋已经供不应求了。”为使农民增收,葛牌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力度,发展优势产业,新发展核桃1500亩,新发展1000只以上的土鸡养殖户5户,新发展白皮松100亩、红豆杉150亩,新发展天麻、朱令药材200亩,新发展农家乐30户;鼓励培育养殖野鸡、冷水鱼、野猪等特色产业。
“游客来到这里,不仅能够感受到自然风光和红色历史,还要能带些特产回去。”安小正介绍,镇上引导和支持条件成熟的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或者专业协会,对鸡蛋、鸡肉、猪肉、木耳、豆腐等进行包装和深加工,打造农产品原生态品牌,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鼓励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措施,增加农民补贴性收入。加大农村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劳务输出人数达到4200人,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800元。
借力发展
葛牌镇确定要走“借力发展”之路,使城乡统筹的意义真正凸现出来。
闲聊时,葛牌镇村民谈论最多的还是发展经济问题,之前,一些村民认为这些老房子应该拆掉,盖上两层小洋楼,人们就能很快地富起来。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人们看出,“即使要发展经济,那些老房子也坚决不能拆。因为有了古建筑才会有旅游的价值,才会吸引人们前来参观。”
其实,在当地官员心中,走“借力发展”之路才是发展葛牌镇的有效路径。
目前,葛牌镇已经与多家公司洽谈,对于当地的旅游项目进行开发,其中包括酒店建设、景点开发以及其他延伸服务。
“光靠政府来发展经济,我们显然有些吃力。假如有其他优势资源注入,我想步伐应该能再快一些。”未来葛牌镇的发展思路显然已十分明晰,庆幸的是,很多企业对葛牌镇的先天发展优势十分看好,也愿意来这里投资建设。
随着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持续推进,“人文山水蓝田、西安东部新城”的深入实施,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备受关注,使葛牌镇发展面临诸多良好机遇。
以建设“秦岭北麓红色旅游古镇”为目标,葛牌镇坚定不移地走城镇化、生态化、产业化三条道路,大力实施镇村基础设施建设、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主导产业培育三大战略。
“我们还将建设红色教育、生态旅游、干杂果和药材种植、特色养殖四大基地。”安小正表示,这样一来,农民不用跑远路,就可以在家门口打工,当导游、种特产、育产业,“城乡统筹的真正意义也就凸现出来,同时,葛牌镇成为西安市民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休闲、旅游、观光的‘后花园’,名气也会越来越响。”
- 上一篇:儒雅和顺纯美古镇
- 下一篇:畅游四川柳江古镇 美食美景一次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