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走科学发展路 建生态宜居城

2011-08-02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1841

 

茌平县地处鲁西平原,近年来,茌平县委、县政府按照“环境保护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企业生存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生活保障的生命线”的理念,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全国卫生城、全国生态县”的目标,从循环经济、节能降耗、科技创新等方面入手,不断探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途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县域经济竞争力。2010年,全县实现GDP25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5亿元。荣获“山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等荣誉称号。
发展生态产业,打造绿色经济优势
茌平县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促进产业和生态两大优势互补,为经济发展注入了丰富的生态内涵。
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发展生态农业。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推进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入手,积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目前,全县在615个村建成了“文明一条街”,发展沼气用户2.6万户,推广太阳能1500万平方米,建成3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1个市级生态示范乡镇。
以推广ISO—9000质量体系、ISO—14000环保体系以及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各种认证为抓手,强化对农产品生产行为的规范监管,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目前,全县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达到了30多万亩,“乐民”、“祥辉”等26个品种被省农业厅评为无公害产品。
从“科学种养、生态种养”入手,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土地产出效益最大化。目前,全县小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6%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了60万亩,畜禽粪便处理率达到90%,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达到26%。
加快结构调整,鼓励发展生态工业。从加快产业“布局、转型、改造”入手,加快构建“集中布局、集约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技术创新和改造,加强能源节约利用。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实施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项目374个,每年节约用电4亿度。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节能型企业。按照“生产、最适消费和最少废弃”的循环经济模式,鼓励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实现了由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的转变。
加强环境保护,打造绿色环境优势
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关键。茌平县不断强化环境整治和监管,切实将解决环境问题、保持良好生态作为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
严格环保审批程序。所有申报项目全部进行环保审批,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不合理或不符合环境准入条件的项目坚决不批,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产生。
加强减排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为载体,每年安排一批重点治污项目,推进节能减排工程建设。仅去年以来,就实施减排工程28项,全部工程高效运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9%以上,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340天以上。
加大环境监管力度。积极把“电子警察”引入环保执法监管之中,安装完成23套废水在线监测系统,13台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对全县47家重点企业实现了“全天候、自动化”监测;开设24小时举报电话,选聘出94名文化素质高、热心环保事业的监督员,打响了环保治理的“人民战争”。
着力实施环保工程。先后建设了日处理能力4万吨和6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实施了“退房还岸”工程建设,对城区主河道茌平县中河进行了生态修护保护;实施了绿化美化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2%,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36.2%,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0.6平方米。
完善体制机制,打造绿色保障优势
行政推动力度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保障。茌平县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不断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在全社会形成了“生态是借贷而不是继承”的理念,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造了条件。
健全完善规划编制。修编城市总体制划、专业规划和园区规划,优先编制环境、绿地、生态等各项专业规划,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统筹考虑,基础设施与生态设施同步建设。
健全组织领导体制。成立了生态文明县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组成员,其办公室主任由常务副县长兼任,形成了阵容强大的环境保护领导组织体系。同时成立了由人大、政协以及组织、纪检等部门组成的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督查。
健全制度约束机制。实行环境保护工作问责制,一个县级干部负责一个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落实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和一把手负责制。
(作者为中共山东省茌平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