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浙江省宁海县:打造海洋经济强县 推进蛏子品牌建设

2011-07-07 点击数:4936

 

宁海县是浙江省海水养殖大县,养殖面积连续10年全省,尤其是蛏子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新近荣膺“中国蛏子之乡”称号。在获得“中国蛏子之乡”荣誉之际,如何充分利用我县良好的海水养殖资源优势,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打造海洋经济强县,是宁海县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一、宁海县蛏子产业发展的现实优势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从2003年开始就提出了“按照工业思路抓农业,围绕主导产品抓落实”的新举措,把海水养殖业确定为我县农业主导产业,把蛏子确定为我县十大农业主导产品,有力地推进了我县蛏子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一)条件独特,蛏子养殖的水域滩涂资源丰富。
我县海洋资源丰富,海水养殖条件优越。象山港、三门湾是浙江省水产养殖条件的三大港湾中的两个,港湾岸线全长176公里,沿海有五大溪流注入,海域风浪小、水质肥、涂质松,营养盐丰富,是多种海洋生物繁殖、索饵、生长栖息的优良场所,发展蛏子(学名为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以下相同)养殖的条件得天独厚。全县拥有浅海与滩涂面积41.84万亩,其中滩涂23.54万亩,同时,现有海水池塘养殖面积约8.2万亩。因此,全县可养蛏子面积达30余万亩。
(二)投入加大,渔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按照市、县两级政府的统一部署,从2005年开始把海水养殖池塘的标准化改造列为渔业工作重点内容之一,五年来,投入近亿元,改造成海水池塘高标准3.5万亩。通过对养殖区的池塘及配套的水、电、路、渠、闸和管理房进行的改造,为养殖户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更为我县蛏子等水产养殖的单位面积产量、品质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改造后池塘的养殖收益增幅均在15%以上。2011年1月我县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百万亩生态型水产养殖池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
(三)规范管理,缢蛏养殖技术标准化进程加快。我县十分重视养殖基地的制度管理,将此项工作列为沿海镇乡政府年度渔业管理的考核范畴,大力推广合同管理制度,将执法检查与产品抽检相结合,积极推广实施标准化健康养殖,创建了“蛏虾(蟹、鱼)共生”、“蓄水养蛏”、“养蛏水质调控”等生态养殖“宁海模式”。2006年我县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蛏子“标准化养殖示范县”。至2010年底,全县蛏子养殖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已达35家、通过认证面积5.7万亩,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的16个、列国家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基地”6个,有力地推进全县水产养殖标准化生产。
(四)规模流转,蛏子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近几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把引导水域滩涂经营权向规模化流转作为新一轮海洋渔业经济升级增效的主要内容。全县共创建的水产专业合作组织50余家,初步建成以养殖公司、养殖场为主体,以水产专业合作社为补充的蛏子养殖生产组织体系。蛏子养殖区域遍布沿海,产量达到50488吨,占全县海水养殖产量比重高达40%,占宁波市蛏子养殖总产量的80%以上,蛏子养殖户人均收入2万余元,蛏子养殖业已成为宁海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五)宣传推介,宁海蛏子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宣传宁海蛏子,从2006年开始,海洋、贸易、旅游等部门协同长街镇,连续举办了六届“长街蛏子节”,提高了宁海蛏子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我县还积极通过国家省市渔博会、农博会、食博会、历届开游节等平台,通过组建宁海蛏子网站、宁海八鲜网站等形式,使宁海蛏子声名远播,消费群体不断扩大。长街蛏子多次被评为省、市渔博会、农博会、食博会的金奖产品。2010年宁海蛏子又荣获“浙江省水产品双十大品牌”产品。中央电视台二台、七台等新闻媒体也相继来我县就蛏子产业进行拍摄和宣传。由于蛏子品牌宣传工作到位,宁海蛏子的销售形势大好,销售价格也不断上升,有力地促进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二、蛏子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海洋环境不容乐观。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及农用化肥、农药、重金属等随雨水汇流入流,海洋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富营养化趋势加剧,给蛏子养殖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2、科技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养殖户在生产实用技术、病害防治技术掌握上仍存在盲区;蛏子种苗的生产,种苗的产量、品质难以满足大规模养殖和高质量蛏子的需要;蛏子起捕技术落后。
3、精深加工技术缺乏。目前,我县蛏子以鲜销为主,而蛏子的加工产品仍以传统的粗加工为主,主要有蛏干、咸腌蛏等,缺乏精深加工技术,产品的加工附加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