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狭义农业”走向“广义农业”
2011-07-04 来源:《东方早报》 点击数:2456
中国的改革开放战略是从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变革起步的。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整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绩效。然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准确把握并主动适应外部格局转变,促使农业形态从“狭义农业”走向“广义农业”,借此实现农业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已成为摆在实践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狭义农业是指农民主要依靠劳动和简单工具,在分散化条件下进行以粮食作物为主要类型、以自我消费为基础指向的农业生产方式。随着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农民利益诉求的持续增强,上述方式很可能因经营效率劣势而对农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已脱离纯粹意义上的狭义农业阶段,但尚处在从狭义农业走向广义农业的进程中。从狭义农业走向广义农业,可分为五个层次:
层次:粮食生产层面,粮食增产从过度倚重农业资源转向更多倚重资源利用效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依靠国内粮食增产来确保农业安全始终具有战略意义,在土地、水等资源刚性制约日益显著的条件下,粮食增产的支撑力量必须从强调物质资源消耗转向更多依靠要素利用效率提高,据此,良种研发等生物性技术创新、机械推广等设施化技术创新必将在粮食增产中发挥更关键的作用。
第二层次:种植业结构层面,农业结构必须从粮食作物为主转向粮食作物-非粮作物均衡发展。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首先需要重塑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在粮食生产效率提高和居民消费需求转变的前提下,农业经营者应根据比较收益在不同作物生产间选择,政府应对这种选择予以尊重并提供良性体制环境。
第三层次:大农业结构层面,应在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他农业生产之间形成良性结构。农业结构涉及种植业与其他农业部门之间的关系,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必然会依据市场需求发生趋势性转变。直接粮食生产相对下降,间接粮食(肉禽蛋奶及水产品等)生产相对上升,农业的生态、体验、休闲等服务功能相对增强,种植农业占主导也随之转变为种植-养殖-服务农业协同发展的格局。
第四层次,农业经营领域层面,农业发展从生产领域逐步拓展至“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就产业关联而言,农业发展涉及产前的研发、产中的管理和产后的营销等系统化流程,当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仍以农业生产作为主体性环节,未来应在考虑地区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促使农业经济逐步从中间生产环节拓展至前端和后端等涉农环节,全产业链的发展方式相对于单纯的农业生产将更具市场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
第五层次,农业发展目标层面,发展目标亟须从过度强调农业增产转向更多强调农民增收和福利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是确保农业安全的关键,但农业增产的前提是增产能使农民增收和福利改善。据此,我国必须因势利导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和社会化配置,以在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农民市场谈判能力,这是新时期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必由之路。此外,还应依靠土地增值收益的有效配置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依靠户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依靠公共财政的相对均等化配置来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
从狭义农业走向广义农业是一个涉及要素投入、产业转型、技术进步、体制变革的系统性工程,不同农村的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往往存在差异,因此走向广义农业的进程和方式也可能有所不同。《东方早报》推出的《中国村支书》就展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百村百态”。从狭义农业到广义农业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未来广大农村地区仍需在体制改革深化背景下持续走向广义农业,以此实现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更大成就。
(作者:高帆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