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嘉兴:“红船”引领新航程

2011-06-30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4523

 

  仲夏,浙江嘉兴南湖烟波缥缈。湖畔,阳光照耀着经历了90年风雨的红船。
  走进嘉兴大地,处处可见勃勃生机:这里城乡和谐,农民收入连续7年居浙江之首,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1.91∶1,区域均衡全国领先;这里社会安定,连续6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在98%以上;这里处处绿色葱茏,全国首推的排污权转让等创新,让嘉兴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依然水秀山清。
  作为党的诞生地,嘉兴敢为人先,力争事事走在前面。“红船是荣誉,是使命,也是动力。与时俱进,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嘉兴人的义务与责任!”嘉兴市委书记李卫宁的话透着豪迈。
  党建创新,党的圣地成为党建高地
  来自湖北的区善堂在嘉兴打工已经6年了,在嘉兴,他们被称为“新居民”。“我准备在这里安家。因为嘉兴人好,地方好,在这里,我觉得安心安全。”无论对本地人还是新居民,嘉兴都是一个充满“安全感”的地方。嘉兴提出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把党的圣地建成党建高地”。
  嘉兴5000多名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加入了“96345”党员志愿者服务站。困难群体、普通群众都是党员志愿者队伍的服务对象,至今已累计服务群众10万多人次。
  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多彩:“勤奋工作敬业岗”和“服务群众奉献岗”为主要形式的“一员双岗”制度;105支特色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县、镇、村建立三级党员服务中心;每月25日为志愿服务日,嘉兴全市党员共认领奉献岗位18万多个,联系群众19.2万户。
  “尊重民意、敬畏民意、善待民意”已成嘉兴市党委、政府的行动准则。这些年来,蹲点调研已成为嘉兴各级领导问政于民的重要途径。市委书记、市长带头蹲点在农家,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在蹲点中边实践、边思考,从一些地方发展缓慢、污染严重的现象中,查找出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上的差距;从基层干部群体中,查找出在思想境界上的差距;从民生问题的欠账中,查找出在宗旨观念上的差距……
  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坐拥杭嘉湖平原、地处长三角正中枢纽,嘉兴在浙江拥有数一数二的土地优势、地理优势。但同时,嘉兴也审视未来发展的制约:看硬件,嘉兴没有活水来源,“外来水”使得环保和发展之间更难平衡;看软件,本地高校凤毛麟角,“缺智”让嘉兴难以腾飞。
  “让科技创新引领嘉兴经济转型,从而带动区域发展。”这是嘉兴市委、市政府开出的良方。一个年产百亿的项目准备落户嘉兴,尽管符合目前的环评要求,但群众担忧日后环境会受影响。经过专家论证和召开市民听证会,嘉兴决定放弃这个大项目:“不能让今天的决策成为明天的烦恼。”从源头治理、以科学决策,2010年,嘉兴否决227个建设项目,占了总项目的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