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农民结盟“原生态”粮食种植 提供健康农产品
2011-06-27 来源:中国新闻闻 点击数:1954
中新河北网保定6月25日电 24日一大早,保定徐水县釜山绿泉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勾玉花、张明会等7名社员冒雨齐聚勾树敏家,他们要趁雨抢播70亩“原生态”粮食。他们反复强调一句话:“咱农民有义务提供更利于健康的农产品,要让买咱粮食的人吃着更放心!”
勾树敏去年种植17亩“原生态”玉米,今年扩种到20余亩,品种也增加了谷子和绿豆。受她影响,她创建的釜山绿泉农作物专业合作社里其他6名社员也开始种植“原生态”粮食,种植面积达70亩。几户达成共识,完全照搬去年勾树敏的种植模式——不用药物泡种浸种,底肥全部是鸡粪、牛羊粪等有机肥料,追肥用当地香油作坊的下脚料芝麻酱,除草不用除草剂而全部采用人工耪。去年,因为勾树敏生产、加工的玉米糁品质高、口感好,贴上注册的“釜源”商标后,每公斤能卖到12元。
从河北科技大学毕业后来此地的纪志涛也参加了合作社。纪志涛说:“原生态食品有市场、有需求,我总觉得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种植更利于健康的粮食是一种趋势。”勾树敏去年种的“原生态”玉米供不应求,她的600公斤玉米糁在县城一家超市很快售罄,超市负责人嘱咐她今年多送货。经所在地东釜山乡积极申请,县农业局免费发放给她10亩地的谷种及一台小型播种机,并表示继续给予他们技术支持。勾树敏对这项“原生态”事业很有信心。
“原生态”种植面积在扩大,为保证有机种植,勾树敏在入社成员上严格筛选:“挑讲诚信、实实在在的人。还要控制规模,不能盲目扩大,等牌子打响了再多种也不迟。”尽管如此,她还是略显紧张,对如何统一搞好种、管、产、销各个环节,她一点点琢磨:“生产过程中,我得加强巡视,有不按要求来的就退社。收获后先统一收购,把粮食分类,分别定价出售。决不能以次充好。”去年,有亲戚想把自己按常规种植的玉米和她的“原生态”玉米一起出售。勾树敏说起来犟劲儿又上来了:“我一粒儿都不要他的,一句瞎话也不能说!”
今年56岁的勾树敏平时就对食品养生感兴趣。她说:“谁都想吃健康食品,我愿意在这方面尽点微薄之力。”勾树敏正积极申请有机认证,要给自己苦心种出来的粮食一个“身份”,她还打算购置一台小型检测机,“粮食检测一批才能出一批,稀里糊涂卖出去心里没底。”
- 上一篇:鄱阳走上“以游兴农”路
- 下一篇:环保新材料引发农村沼气池第三次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