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鹏:在区域发展大局中谋划县域发展
2011-06-13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2370
“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区域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对于相关县域而言,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既是应尽的政治责任,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如果能够抢抓机遇、找准位置、主动融入,就能乘势而上,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否则,就会错失机遇、陷入被动,贻误自身发展,影响区域发展大局。近年来,河南省汤阴县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有利时机,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培育特色、强化合作,在积极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中加快自身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正在迅速成长为中原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撑点。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区域发展大局中谋划县域发展,应把握以下一些重要环节。
明确发展定位。发展定位决定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决定发展思路,发展思路决定发展举措和发展成效。明确发展定位是县域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县域发展融入区域发展大局的关键环节。古语讲,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谋划县域发展,必须着眼于全局、服务于全局,这样才能把握发展大势、明确前进方向。这个“全局”是相对的,可以是世界性的,可以是全国性的,也可以是区域性的。在区域发展大局中谋划县域发展,关键在于弄清楚县域发展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并据以制定县域发展的战略、思路、举措等。县域发展定位的确定,一方面应当跳出“一县一地”的局限,注重从区域发展的整体布局和要求中来考虑;另一方面应当立足自身实际,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
完善发展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发展规划体现发展定位,包含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举措等,是行动的依据。发展规划应当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符合实际,引领未来。对于县域来说,在区域发展大局中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充分考虑与整个区域发展情况以及功能设置的相互配合,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特色以及与邻近区域的合作互补,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同时,应妥善处理城乡之间、产业之间、部门之间以及结构和规模、质量和效益、积累和消费等方面的关系,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凝聚各种力量、防范各种风险,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突出发展特色。县域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经济单元,如果没有特色,就很难在区域发展中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因此,在区域发展大局中谋划县域发展,必须突出发展特色,特别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应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生产习惯等,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借以吸引生产要素集聚,拉长产业链条,带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发展。通过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的不断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使县域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扩大开放合作。加强区域合作交流,促进区域共赢互补,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升区域产业品质,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必然要求。县域经济只有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扩大开放合作,博采众长、融合创新,才能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获得竞争优势。因此,在区域发展大局中谋划县域发展,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促进“行政板块”转变为充满生机的“经济板块”;广泛搭建政府、企业、行业交流平台,构筑优势互补的经济贸易协作和分工体系;健全金融、交通、物流、仓储等支撑体系,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作者为中共河南省汤阴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