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以科技创新推进“两型农业”发展

2011-06-03 来源:红网 点击数:1857

 

湖南是农业大省,依靠科技支撑“两型农业”发展,对于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湖南经济竞争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两型农业”,就是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的新型农业。“两型农业”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是湖南农业发展的要求。一方面,湖南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走的是传统农业之路,而且农业资源、环境的现状也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农业主导产业的科技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具有较强的优势,省内农业科研院所众多,食品工业教学、科研、开发技术力量雄厚,这为湖南“两型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建设“两型农业”完全可以成为现实。
以科技创新推进湖南“两型农业”发展,关键要“六轮齐动”:加快农作物育种、新品种选育及技术推广。湖南农作物种业除杂交水稻、湘云鲫、湘云鲤外,其余种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品种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土地生产率,被称作土地替代技术,相当于节约使用了土地资源。需要重点支持水稻、棉花、柑橘、畜禽等主导农产品的良种繁育。坚持以“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为主体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政策引导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充分发挥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加快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产学研合作的典范,有利于发挥行业技术创新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其宗旨是持续解决产业的关键、共性和核心技术问题,建立可持续创新的技术交流平台,加快新型技术产业化进程。
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引领“两型农业”的科技创新和应用。依托一批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深度是增加农业效益,节约农业资源的根本措施。当前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对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尽快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带动能力强、多种类型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湖南有发展生态农业的诸多有利条件,如气候条件优良、水资源丰富、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等。全省各地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积极探索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如湘中地区可因地制宜发展“猪-沼-菜(果、稻、鱼)”等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加大对工业三废的清洁技术研究。农业环境面临着农业外部污染和农业自身污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业环境面临着外部污染加快。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两型农业”发展,还必须扩大视野,从源头下手,加强污染点源治理。通过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减少重金属排放及对农业的污染。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培养现代农民。围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重点引进、推广一批先进农业实用技术。要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实基层干部技术力量,由各级财政全额拨款负担,解决农业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