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棠樾古镇 七座牌坊守护千年历史

2011-06-02 来源:腾讯旅游 点击数:3744

 

棠樾古镇为鲍氏家族的聚居地。该家族自南宋建炎年间迁此定居,绵延了800余年。棠樾虽然离歙县县城不过6公里,但自古以来从不在交通要道 之上,因而也从不是热闹繁盛的商埠。棠樾不像宏村倚着黄山余脉,也不像西递泊在山间盆地,棠樾是歙西平原上的一个小村,村前所谓的龙山不过是一小土坡而已。历史上的棠樾本该是安静而又寂寞的,只有那些富甲天下的扬州盐商衣锦还乡,祭祖、修庙、修牌坊时候才是热闹的。近代抗战期间,棠樾曾先后是国民党第 19、32、23集团军的司令部所在地,还办过钟英、右任两所中学,不管是战马嘶鸣还是书声琅琅应该都是很热闹的。
以“忠、孝、节、义”核心的石牌坊,由两头向中间依次排列,呈半弧形展开,自西向东依次为鲍灿孝行坊、慈孝里坊、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乐善好施坊、鲍文渊妻节孝坊、鲍逢昌孝子坊、鲍象贤尚书坊。七座牌坊庄重威严,连成一线,鱼贯而立。
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朴典雅,明建3座,清建4座,按忠、孝、节、义顺序排列,凝固了古徽州传统的伦理道德、宗法思想。其中一座明代牌坊,横匾上镌刻“御制.慈孝里”几个大字,为皇帝表彰徽商鲍寿逊父子而建。据史书记载,元代歙县守将李达率部叛乱,烧杀掳掠。棠樾鲍氏父子被乱军所获,并要二人杀一,请他们决定谁死谁生。孰料父子争死,以求他生,感天动地、连乱军也不忍下刀。后朝廷为旌表他们,赐建此坊。清乾隆皇帝也曾为鲍氏宗祠题联曰:“慈孝天下无双里, 锦秀江南乡。”又据传,棠樾鲍氏家族当时已有“忠”“孝”“节”牌坊,独缺“义”字坊。其村鲍氏世家,至鲍漱芳时,官至两淮盐运使司,掌握江南盐业命脉。他欲求皇帝恩准赐建“义”字坊,以光宗耀祖,便捐粮十万担,输银三万两,修筑河堤八百里,发放三省军饷,此举获得朝廷恩准。于是,在棠樾村头又多了一 座“好善乐施”的义字牌坊。在歙县众多的牌坊之中,这种“以商入仕,以仕保商”,政治与经济互为融贯的密切关系屡屡可见。
棠樾牌坊令世人惊叹的不仅在于它精美的石雕艺术,还在于建筑风格的独特及构造的巧妙。在建筑风格上,棠樾牌坊大致分为两种,一组是卷草式牌楼,一组为四柱冲天式牌坊。卷草式牌楼颇为伤感;而冲天式牌楼气派挺拔,有威武雄壮之势。这些大石头,在建筑时无须用上钉或铆,也没有钢筋水泥来联接,只是将石头与石头巧妙 的衔合就可屹立百年而不倒。牌坊上还刻有精美的石雕艺术,述说着这片土地上曾有过的繁华岁月。
沉稳凝重的敦本堂,俗称男祠,坐北朝南,三进五开间,五凤楼门厅,整个祠堂的结构简洁明了,银杏为柱,樟木作梁,砖、木、石雕洗练不繁,处处透露出儒家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显示着不偏不倚的"中和之美",祠内现保存有宗族管理制度的碑刻、立有《嘉庆上谕三道碑》等,是研究宗法制度不可多得的实例。
独一无二的清懿堂,俗称女祠,坐南朝北,五开间,三进,马头墙,整个祠堂结构紧凑,造型流畅,内秀而外朴,端庄而不刻板。雕镌典雅瑰丽,尤以门厅外之八字墙,满饰砖雕,玲珑剔透,华采纷呈,被誉为徽地祠宇砖雕之最。
与 牌坊群相谐互生的鲍家花园,是以徽商私家园林为背景,以徽派盆景为主题,汇集徽派盆景艺术之精华,同时荟萃国内各流派盆景的代表作品,是一个品位较高的盆景观赏基地。该园占地21.73公顷,其中人工湖、盆景园各5.33公顷。展出盆景近万钵。园内盆景品类俱全,形式多样,玲珑活泼。大型山水组合,有的意趣横生,素雅闲适,有的妖容丽姿,争奇斗妍。树桩盆景神态万千,奇特自然,山石盆景苍劲拙朴,气势磅礴,俨如一座盆景艺术博物馆,置身园中,水光潋滟,花木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