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超1亿亩

2011-05-30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4541

 

     核心提示
  国家防办统计显示,截至5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044亿亩。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旱情较为严重。
  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耕地受旱面积为4535万亩,占全国受旱面积的43.4%。
  5省有329万人、95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50.6%和24%。
  干旱对夏粮丰收影响不大,部分早稻中稻受缺水威胁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5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044亿亩。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旱情较为严重。
  国家防办有关负责人分析说,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在1978年、1981年、1986年、1994年、2000年发生过较为严重春旱,但今年发生的旱情具有强度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程度重等特点。
  5月2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受旱地区出现一次明显降雨过程。国家防办副主任张旭说,此次降雨对缓解当前南方地区严重的旱情有利,部分地区土壤墒情得到明显改善,对作物移栽、抢墒改种效果明显。但由于降雨历时不长,雨量总体不大,未形成有效径流,对提高江河水位、增加湖库蓄水作用不大。
  张旭说,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用水高峰期,农业用水压力很大。同时,由于前期抗旱水源消耗较大,人畜饮水困难更加突出,抗旱形势仍十分严峻。
  据介绍,受干旱严重影响的湖北、江西等长江中下游地区不是小麦主产区,此次干旱对夏粮丰收影响不大。
  但受干旱影响,部分早稻因缺水无法按时栽插,已栽插的也因为无水浇灌生长受到影响;中稻的育秧和移栽也受到了缺水威胁。
  降雨偏少、来水不足是重旱主因
  昔日的“鱼米之乡”缘何遭遇如此严重的旱情?国家防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是因为降水严重偏少。据分析,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少年份。
  进入5月份以后,虽然降水较前期略有增加,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部分地区降水与历史同期相比仍偏少二至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