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三峡水库补水只能再撑15天 面临“无水可补”

2011-05-27 来源:《新京报》 点击数:4925

 

25日,江西省新建县南矶乡红卫村1万亩鄱阳湖水域干涸,湖草长到一尺多高,如同身处大草原。
23日,三峡水库坝前水位降至152.95米,库底山岩露出水面。
25日,武汉市黄陂区姜店村一个池塘干涸开裂。
连日来,发生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罕见大旱引发了公众对三峡工程的持续关注。近日,舆论焦点又开始从质疑“三峡工程诱发大旱”转移到“三峡工程抗旱能力”上来。三峡能否解长江中下游干旱之渴?记者为此从三峡大坝沿江而下对宜昌、荆州等地的旱情进行了调查,据三峡枢纽建设运行管理局有关人士介绍,如果6月10日长江上游来水还未见涨,而中下游地区又没有大范围强降雨,三峡水库将极有可能面临“无水可补”的局面。
■ 现状
三峡水库水位降至152米
6天补水12亿m3;下游水位明显上涨
5月26日,三峡水库水位降至152米附近,6天内从154米连续下降了2米。
每天补水2亿m3抗旱
“三峡水库在此区间原有存水约12亿立方米,现已全部释放大坝下游,用于抬升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以缓解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抗旱紧张和沿江城乡供水、灌溉引水压力。”三峡水库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介绍说。按此计算,目前三峡抗旱补水力度为每天2亿立方米左右。
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水文监测数据显示,连日来,三峡大坝下游湖北宜昌、湖北沙市、湖南城陵矶、江西九江、江西湖口等观测站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三峡调节库容将耗尽
面对长江中下游大旱,三峡水库5月7日启动了今年首次紧急抗旱调度,之后连续多次提高日均下泄流量,从7日的约7000立方米每秒逐步提高到了26日的约1.1万立方米每秒。
三峡工程主要设计者郑守仁院士介绍说,抗旱功能是三峡新增的一个功能。
按原先设计,三峡水库可在长江汛末蓄水至175米正常蓄水位,并在长江枯水期时为大坝下游地区持续补水,尽可能保障长江中下游航运和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当水位在次年汛前降至145米防洪限制水位附近时,水库转入防汛阶段,并利用145米至175米之间的221多亿立方米的调节库容发挥防洪功能。
三峡枢纽建设运行管理局运行处处长王海说,三峡水库水位已降至152米附近,水库调节库容已消耗了约4/5,剩余1/5库容也即将在6月10日前消耗完毕。
据介绍,如果6月10日长江上游来水还未见涨,而中下游地区又没有大范围强降雨的话,到时三峡水库将极有可能面临“无水可补”的局面。综合新华社电
■ 探访
湖心见底洪湖渔民上岸
部分以湖为家的渔民上岸,政府给补贴
昨天下午,螺山镇福利院,渔业新村渔民徐宝安蹲在地上,显得有些百无聊赖。“住不惯平房,没有住在船上自在。”徐宝安说。
与徐宝安一样,渔村269人常年住在船上,以打鱼和养殖为生,被称为“连家渔船”。自5月19日开始,洪湖湖中心见底,全村72艘大船陷入淤泥中,渔民陆续离船上岸,被安置在螺山镇福利院,政府每天发放10元救灾补贴。
令徐宝安不安的是,干旱已经让他损失惨重,而在上岸的第二天,邻近铁牛村的渔民到他们的养殖鱼塘“抢鱼”。这让大家忧心忡忡并报了警,最终,螺山镇派出所控制了12人。据派出所颜姓警官告诉记者,由于抢鱼村民捕捞了四五斤小鲫鱼,所涉金额不大,已经进行了批评教育。
人虽然上了岸,但家当还在船上。23日,渔业新村选出12名渔民代表,到湖心看护“连家渔船”。徐宝平是其中之一。当天,他去商店买了米和挂面,和几位村民撑着木船去湖心。
与其说是撑还不如说是推。通往湖心的河道已经断流,徐宝平时不时跳进齐大腿深的泥滩推船。三个小时后,他回到自己的“家”———一艘停在泥里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