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同为助力点 让农业更积极地“循环”起来
2011-05-17 来源:《东南商报》 点击数:1850
“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近年来,宁海建立了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并已形成了“畜牧养殖—粪(肥)—有机复混肥—瓜果菜”、“鱼虾—贝藻”、“农业资源—旅游”等多种循环经济模式。以交叉式发展为特点的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循环链条的节点比较复杂,涉及的企业和农户数量众多,就工商部门而言,服务和助推好这项工作,关键是合同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
要在全面梳理分析农业循环产业链相关合同及合同关系的基础上,从土地流转、生产(种植、养殖)、产品收购、加工、包装、销售、废弃物利用、有机肥购销等循环链条的节点入手,积极当好法律法规宣传员、订单农业承接员、签约咨询指导员、合同纠纷调解员和合同履约促进员,就近为企业和农户做好订单普及、合同推广、指导签约、法律援助、纠纷解决等工作,重点帮助各关联企业和农户拟定合同示范文本,指导签订格式合同并落实备案制度,切实改变原来合同简单口头式、条款不完备、内容不规范等状况,形成“上下对接、权责明确”的循环订单链。
同时,进一步深入推广农超对接工作,支持企业、农户发展向超市、菜市场直供农产品的新型供销方式,促进养殖业、畜牧业与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直至超市的有效衔接,从而和谐串联起企业、合作社与农户间的效益链,让农业增产、增效直接与农民的增收相挂钩,最终促进农业经济更积极地“循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