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乡村游的根基在农业

2011-05-05 来源:《解放日报》 点击数:1947

 

“建农庄前,上千亩水果1公斤10元难卖,建农庄后,1公斤30元俏销! ”溧阳大石山旅游农庄庄主陶锋陶醉了。几年前,他投入5000多万元改造荒山开发农业,但山地就像个无底洞,只吃钱难生效。自从建起了旅游农庄,旅游农庄客流盈门。仅去年,他获得农业与旅游业总收入达2000万元,两个产业收入份额各占一半。面对投资回报,陶锋感由心生:“这才是鱼和熊掌兼得!”
在溧阳1535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间,像陶锋这样依托农业基地建起的旅游农庄已达226家。日前举行的溧阳第七届天目湖旅游节暨乡村旅游博览会上,溧阳初步形成的这种新型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引发关注,国家旅游局有关专家点评:“溧阳这种乡村旅游模式,就是将农业与旅游业有机融合,使两个产业互为促进、提升。”
溧阳市副市长夏国浩介绍,早在上世纪90年代,溧阳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形成茶、桑、果、竹、板栗、水产、家禽养殖等8大区域性农业生产基地。进入新世纪,该市围绕结构调整,开发丘陵达58万亩,形成园艺业、养殖业、农业生态产业三大产业集群。正是因为农业充当了改造山河的先驱,才夯实了溧阳发展大旅游的根基。 2004年,面对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溧阳3位民营老板濮爱玉、陶锋、沈祖富响应“资本下乡”号召,投巨资流转荒山,各自建起了规模化生态农业园,单枪匹马驾驭着充满风险的农业。在从各地取经中,他们获得启悟——不如依托农业建农庄,如此一来,农业成了旅游资源,旅游提供了特色服务,农产品就地畅销,旅游业就地生财……如今,“十思园农庄”庄主沈祖富不用担心产能过剩了。原先,他投资5亿元开发3万亩生态农业园后,尽管成功培育出白茶、葡萄、梨果、花卉、苗木等珍稀名优农产品,但一度担心规模过大,自从园主变庄主后,前来观光、采摘的都市客络绎不绝,产品还供不应求。
眼下,越来越多抢了农业开发先机的园主以“不欠东风”的优越感,稍加投资就赢得园主与庄主的双重身份,而拥有资本企业主则看中尚处休眠状态的青山绿水,农业开发与农庄建设双管齐下。溧阳市委书记韩立明意味深长:这种乡村旅游业态,也促进了农民观念的嬗变,从过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破坏型发展,变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保护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