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2011-04-18 点击数:3189
现在中央政府强调城镇化健康发展,就是想化解“伪城市化”或“半拉子城市化”问题,解决大城市无序发展,小城市和中心镇无人气发展等问题。达到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协调发展,合理布局,顺利实现我国城市化目标。
对策: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两大关键
城镇化健康发展是政府的愿望,人民的要求,也是中国城市化、现代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客观需要。要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不仅需要进一步改革城镇化体制,还要搞好顶层设计,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按照“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的思路,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进一步改革城镇化体制。改革是目前和将来一段时期城镇化的最大动力。首先要改革城市户籍制度,逐步实现公民自由迁移。一个公民或家庭在哪里就业、生活或发展,有很多影响因素,包括自身素质、各种关系、资源等,只要这个人或这个家庭能够在某个城市有稳定的工作或收入来源并纳税,有固定的房产或住所,就说明这个人或这个家庭有能力成为这个城市的公民,就应该允许这个人或这个家庭融入这个城市。当这个人或这个家庭不愿或不能在一个城市生活或发展下去时,这个人或这个家庭自然就会离开这个城市去寻找合适的去处。改革僵化的非人性的户籍制度,代之以人性化的居住登记制度,是城镇健康发展,消除“伪城市化”的基本前提。有了这个前提,不管是在城镇工作和生活的农民工还是大学毕业生,皆能顺利融入其所在的城镇。其次要综合开展土地管理、财税体制、规划体制的改革,尤其是要针对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间管理二元化等问题进行改革,加强城市对不同层次群体的吸纳能力,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同步开展新时期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通过农地、林地等确权和产权流动,推动土地适度集约经营,并使拥有产权的农民获得相应收益。同时,为已经城镇化的农民工及其家属设立一定的过渡期,使他们在拥有城镇户籍的初期能够同时获得农村产权收益,以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
搞好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合理、指向明确的城镇化战略,这不利于城镇化进程平稳、健康、有序推进。因此,必须搞好城镇化战略的顶层设计。城镇化战略要符合我国特殊的国情,面向未来10年~30年的发展,尤其需要实现两个“半拉子”城镇化的协调统一和城镇化人口的合理分布。
首先要实现两个“半拉子”城镇化的协调统一。我国城镇化率自改革开放初的20%左右,提高了26个百分点达到2009年的46.6%,未来要达到70%的水平,还需要提高25个百分点左右。从城镇化整体进程来看,我国城镇化还只是“半拉子”工程。目前的城镇化统计数据中包含了1.67亿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蚁族”(有人称为知识民工),这两部分人并没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也就是说已经完成的城镇化也是不完整的、“半拉子”的。未来推进城镇化必须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我国城镇化的主体将逐渐由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蚁族”向农民工家属转变,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蚁族”的市民化是协调推进两个“半拉子”城镇化的切入点。近期必须首先推动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蚁族”的市民化,才能保证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
其次要实现城镇化人口的合理分布。专家指出,在未来20年~30年内,我国城镇人口目标是要达到10亿人。如此巨大规模的城镇化人口如何在空间和城镇体系中合理分布,也即城镇化人口在东中西部的分布,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分布,是城镇化战略中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该问题还关系到中国城镇化中的一个基础性矛盾,即大规模城镇化和严格的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有专家认为,未来,引导城镇化的合理分布,首先需要设置一个标准,如同我国区域发展的标准是区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样,城镇化也需要类似的简明标准。而且,还需要考虑到产业发展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综合考虑到城市群地区的功能,对人口在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间进行合理引导。总起来看,城镇化人口分布需要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主要向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集中。同时要注意避免“大城市病”与“小城市和中心镇人气不足”问题。
(作者苗光新陕西省委党校)
- 上一篇: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 下一篇:“十二五”改革明确八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