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安徽省启动农业产业化“转型倍增”计划

2011-04-01 来源:《安徽日报》 点击数:4885

利益联结引导传统种植的农民优化调整结构

在来安县,滁州金弘安米业公司与汊河镇等6个乡镇的8000多农户签订优质稻“订单种植”合同,面积达12万亩。公司每年以高于市场价0.16/公斤收购。 “种的时候心中有底,卖的时候方便,价格还高。 ”当地农民黄兴德告诉记者。据了解,当地实行“订单种植”的农民,户均年增收1000多元。

围绕龙头,各地农民改变种植结构、种植模式,提高了种植效益,农业结构得以优化调整。龙头企业通过建基地、服务基地,使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全省龙头企业建设各类生产基地达到6900万亩,比“十五”末增加2400万亩,为全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增产提供了重要支撑。皖北优势麦、沿淮粳糯稻、沿江油菜、宣城和合肥禽业等现代农业产业带正在形成。

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民共享产业化成果的保障。目前,全省“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联结形式占45%,龙头企业与农户通过合同、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紧密、半紧密利益联结的占85%

去年,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全省农户户均增收1700元,龙头企业常年及季节性用工达250万人。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将继续围绕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优化农产品基地建设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健全批发市场、仓储物流、期货市场、会展经济、农超对接等农产品市场体系。 5年内,安徽省力争龙头企业联结带动农户比例提高到80%左右,更多农民将从产业化发展中分享收益。

专业合作组织分散经营的农民与市场有效对接

泾县蔡村镇生产的茶叶品种优异,但多年来一直呈现茶农单打独斗、受制于市场的局面,销售中茶农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茶叶销售利润很低,卖茶难、卖茶不赚钱问题突出。 20093月,茶农组建了茶叶专业合作社,从经营形式上有效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的经营方式,产业链条上的农民与市场有效对接,带动了500多户茶农直接增收约120多万元。

联手闯市场,协作增效益。去年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达17331个,加入合作组织成员数230万户,占全省总农户数16.5%,合作社社员比当地同产业未入社农民收入高出23%以上。

“今年,农业部门将进一步在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合作社的综合实力。 ”省农委合作经济指导处负责人介绍,特别要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合作社在联结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未来几年,一方面,安徽省将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流转、资金互助、农技服务、农机服务等服务型合作社,鼓励和支持成立联合社或联合会,农民合作社将在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将进一步提升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加快合作社电子商务的推广应用,农民合作社将引领农民踏上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