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黑龙江垦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2011-03-09 来源:中国网 点击数:5474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加快构建“域外垦区”

2015年,境外农业开发面积将超过4000万亩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赴境外进行农业资源开发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可以推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而且可以将垦区技术优势转化为物质财富,实现互利共赢。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立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打造“域外垦区”,依靠境外土地资源拓展粮食产能,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垦区在俄罗斯、巴西、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共开发土地120万亩,境外投资超过2.5亿元人民币,累计输出农业机械超过3000台套,输出劳务8746人次,生产粮食超过15亿斤,实现效益1.5亿元人民币。在美国、香港、朝鲜等地成立境外公司超过15家,北大荒集团国际化脚步不断加快,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为加快构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国际化超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二五”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历史关键时期。国家将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力度,支持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继续推动境外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和农业合作,鼓励发展深加工合作。特别是,国办[2010]59号《关于加快转变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要把北大荒集团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这也标志着垦区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五年,黑龙江垦区将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以提升北大荒集团国际竞争力为出发点,继续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重点开展境外农业合作和畜牧养殖,力争到2015年,境外农业开发面积超过4000万亩,实现构建“域外垦区”宏伟设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

    一是巩固“走出去”成果,由农业单项开发向多元化项目开发延伸。垦区境外农业开发是以在俄罗斯种植大豆为起点的,目前种植作物已经逐步扩大到玉米、水稻、小麦、芸豆和蔬菜等;开发范围已经扩展到蒙古等其他国家;合作形式以大农场套小农场居多,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又出现了与国内大公司合作、与东道国公司合作、机械投入、劳务合作等多种形式;合作内容逐步扩大到木材采伐,矿藏开发,农产品和农机具贸易,良种培育及研发,畜禽饲养,物流体系建设等。2011年,垦区将继续加强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合作。对俄罗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种植面积120万亩,带动农副产品加工、畜禽养殖等相关产业“走出去”。重点推动宝泉岭远东农业公司、建三江洪河农场、红兴隆饶河农场和曙光农场、绥化乌尔米公司等在俄罗斯的农业开发项目。大力开发巴西、阿根廷及北美市场。实现种植面积150万亩,重点推进北大荒集团在巴西收购可垦荒地建设项目,推进北大荒商贸集团在阿根廷的农业种植项目,加快九三粮油工业集团原料采购与物流体系建设项目进程,依托在巴西圣保罗、美国芝加哥、香港设立的境外分支机构,建立起以大豆为主的农产品采购、运输、港口、仓储等国际物流体系。加强与东南亚等国家的合作。重点推进北大荒种业集团在菲律宾的农作物新品种研发合作项目,为建立东南亚区域性经贸网路奠定基础。积极推进红兴隆金石矿业公司在朝鲜的矿藏资源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