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艺术博物馆——徽州呈坎镇
2011-03-07 来源:中国城镇网 点击数:8200
唐末,江西南昌府罗天真、罗天秩堂兄弟俩,举家迁入歙县,“择地得西北四十里,地名龙溪,改名呈坎”,并“筑室而居焉”(元张旭《罗氏族谱序》)。呈坎,作为罗氏家族的聚居之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呈坎罗氏,枝繁叶茂,人才辈出,成为歙县“八大家”之一(据罗氏族谱载,歙县“八大家”为槐塘程、呈坎罗、棠樾鲍、长林郑、山前汪、溪南吴、岩镇吕和叶有曹)。呈坎现有居民700余户,人口近3000人,其中75%仍为罗姓。呈坎古村至今仍保持了村落形态的完整性,尤其是古村落所具备的风水现象在皖南古村落中最具有典型性,其所保存的罗东舒祠和长春社屋在皖南古村落中具有性。呈坎村落的风水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了风水理念的村落名称。
呈坎,与古村名(地名)龙溪相比较,应该是龙溪更为响亮,为什么改为“呈坎”,完全是风水理念的体现。罗天真兄弟俩原居江西,其时江西风水学说甚为流行,他们迁入歙县后没有贸然地定居一地,而是慎重地进行了选择,在选择居住地时,以风水理论作指导,择定了歙县西北四十里的龙溪,改名呈坎。呈坎村名到底是何含义?元张旭的《罗氏族谱序》说:“盖地仰露曰呈,洼下曰坎”。实际上,这仅仅是叙其表,未涉其里。《说文解字》中“呈”的本意是“平也”,后引申为“显”、“表”。“坎”从伏羲先天八卦所定方位看,应属西方,再从“坎”所对应的自然现象看,应属水,这样,很明显,“水西边的平地”就是“呈坎”二字的真实内涵。
二、体现了“负阴抱阳”的风水理念。
“负阴抱阳”是建筑选址和建筑格调的基本形式之一。无论是我国所处北半球的地理位置还是传统文化的精神意识,决定了建筑选址通过“负阴抱阳”形式所体现的方向性和空间感。坐北朝南,是“负阴抱阳”的基本形式,依据地理子午线取向,使用平面日晷定向,而且,完全的南北向只限于皇家建筑与衙门建筑,这种思想来源于《易经》“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正南正北体现了权力和尊严,也是理气派风水理念的主体内容。在民间,多用磁罗盘相宅,以地理子午线与地磁子午线为依据测向,由于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存在一个偏角,这就决定了民间建筑物虽然大致面南,但完全坐北朝南的并不多,大部分偏东南的转向。在皖南山区,地形复杂多变,完全以坐北朝南理念来体现“负阴抱阳”不太现实,于是,就有可以适用的背山面水的风水理念作为体现“负阴抱阳”的另一种方式,也就是形势派的风水理论。这种方式在朝向上没有作出任何限定性的要求,但是注重了山水自然环境的组合。早在春秋时期的《管子》一书就对营造选址作了总结:“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呈坎村落整体形态是坐西朝东,完全体现了背山面水的“负阴抱阳”形式。村西紧靠葛山、鲤王山,村北有龙山、长春山,村南有龙盘山、下结山,村东紧靠自北向南的众川河,河之东是数千亩的田园。呈坎村背山依水,山环水抱,地势平坦,但有一定的坡度,这种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局部小气候环境正是通过“负阴抱阳”风水理念的实践所获得的。
三、风水模式的村落典范。
按照我国传统的风水理论,无论城市、村落还是住宅的选址,最理想的模式是:基址后面有主峰来龙山,亦称靠背山,且来龙山后要有龙脉,即与大山形势相连通,基址左右有略次于来龙山的山岗或土丘,俗称为扶手,即左辅、右弼山,也称青龙、白虎砂山,青龙在左,白虎在右,基址前有月牙形池塘或弯曲的水流,水流的对面有一座对景山,也称案山。我们将呈坎古村落的选址与风水模式进行对照,发现两者之间是如此一致的吻合。请看,村落背后紧靠的来龙山为葛山和鲤王山,高大的葛山与西北方向的黄山山脉连成一气,黄山即是呈坎村的龙脉;村落左边有龙山、长春山为青龙、为辅;村落右边有龙盘山、下结山为白虎、为弼;村落前众川河依村而过;众川河前是工阔的平畈,遥遥相对的对景山是灵金山。呈坎古村所处的位置,正好处于风水理论所认为藏风聚气的位置一穴中。另外,特别要指出的是,呈坎的水形势非常出色,风水理论认为“吉地不可无水”,众川河是主干流,此外,还有数条小溪从各方汇入众川河,“众”者,水多之义也。《说文解字》释分“众”为“小水入大水”,实为众水汇合。《诗经大雅》有“凫鹥在,公尸来燕来宗”之句,意思是“野鸭和小鸟停留在港汊之处,尊敬的祖先来这儿赴宴”。鸟瞰众川河水系与呈坎村的关系,风水学上称为“九龙戏珠”,也属于风水书《水龙经》中所列的“舞凤”型吉水格局,认为这种“舞凤”水格局是“群流飞舞入垣缄,风舞鸾翔羽翮轻,更得穴中真气结,不为仙客也公卿”。如果把呈坎的山势比作一条起伏的龙(实际上,早已形象地称为龙山、龙盘山了),那么众川河水系就象一只飘逸起舞的彩凤,真可称得上是龙翔凤舞、龙凤呈样。
历史文化
明代中叶,罗氏先人还对古村和众川河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治理。使古村完全处在“枕山、环水、面屏”的理想空间模式环境里,具备了合理完善的村落结构。
呈坎历史上人才辈出,宋代龙图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罗汝楫和其子史志学家罗愿(朱熹诗中所提到的“双贤”),和另外一位响当当的人物——“扬州八怪”之一罗两峰都是出自于这里。
七十年代,随着“尚书坊”的倒塌,呈坎就结束了有石牌坊的历史。牌匾历经沧桑至今仍保存28块,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一方面浸透着劳动者的血汗,一方面却也显示出呈坎历史上的一番辉煌。
牌匾多、名人多,是呈坎村的一大特色。为何该村名人历久不衰,似有三点值得探讨、注意:
1、尊师重教,造成人材成长的良好气氛和环境。呈坎村旧时村民祭灶神中贴着的红纸上写的是“天地君亲师”五个字,把尊师当作一种美德。呈坎历来流传着“三代不读书,好比是个猪”的俗语,也说明普遍重视读书。
2、封建文化的熏陶,人材成长有了必要的动力。呈坎人历史上受封建文化的熏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强烈的宗族观,旧时呈坎各姓人聚族而居,规章习俗各有一套,但都希望读书做官,出人头地,荣宗耀祖。采用挂匾之举,本身即是各族人运用封建“彝伦”对名人的一种大奖励行为,这对各族后人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3、徽商的财力是名人成长的基础与后盾。徽商的雄厚财力,造成了名人辈出的经济基础和有力后盾,名人成材有的做官发财,有的经商发财,反过来又办教育,通过教育又促名人成长,如此良性循环,造成了呈坎名人历久不衰的历史。
呈坎古村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国保单位:罗东舒祠(明代、1996年公布)
国保单位:呈坎古民居建筑群(2001年公布)
- 上一篇:千年古镇梁弄 那儿的人活在历史里
- 下一篇:延村 寂寞的油菜花古村悄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