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的社会保证
2011-01-14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5465
把握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着力点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能只注重解决表面性、枝节性、日常性矛盾,还应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从系统上化解矛盾。做到这些,需要明确以下几个着力点。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科学发展作为中心工作和基本遵循。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关键。应当看到,当前很多人民内部矛盾都是发展不够、发展不科学带来的。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要求我们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把发展的目的、依靠力量和成果分配与人民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通过体制改革、制度建设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利益关系,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通过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着调整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保障人民利益等丰富内容,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基本医疗卫生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立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等等。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必将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推动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
以群众工作为主要抓手,通过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既有发展层面的要求,也有工作层面的要求。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具体的利益矛盾,要依靠经常的大量的群众工作来解决。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方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深刻阐述了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工作方法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为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群众观点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只有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做好群众工作,才能真心实意、尽心尽力地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群众立场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政治前提。站稳群众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就能够从群众利益出发,充分考虑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和承受能力,有利于群众的就干,不利于群众的就不干,绝不干劳民伤财、违反群众意愿的事。正确的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应在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上下功夫,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领导体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工作机制,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 上一篇:广东龙门县荣获全国首批“中国温泉之乡”
- 下一篇:蓝色经济成为烟台发展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