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中国经济的转型谋划将继续助力全球经济发展

2010-12-13 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5128

  专家认为,中国长期以来过度依靠出口、投资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使得发展出现不平衡。内需不足、国际收支失衡,贫富、城乡差距加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局势日益紧张等问题都意味着中国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型。

  袁钢明说,中国的经济转型应该强调三个方面,是要扩大内需。从国际市场角度来讲,全球经济复苏困难也将迫使中国努力提振自己的内需。中国的转型应该强调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国内市场,并且政策也应该更多地支持国内产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日前表示,全球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两类失衡的经济,其中一类经济以中国为代表,高储蓄率、低消费率是其特点;另一类经济以美国为代表,特点是低储蓄率、高消费率。这两类失衡的经济通过互补达到某种平衡,但这种均衡很脆弱。

    中国海关总署10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6772.8亿美元,同比增长36.3%。其中出口14238.5亿美元,增长33%;进口12534.3亿美元,增长40.3%;贸易顺差为1704.2亿美元,减少3.9%。

  贸易顺差的减少以及强劲的进口增速说明内需在提振,也体现了中国政府正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许多出口国也将得益于中国增加的需求。专家认为,这对于全球经济的再平衡是有益的。

  袁钢明说,中国的第二个转型是发展低碳经济。中国还处于工业化时期,目前对能源和工业原材料的耗费还比较多,这并不容易做到。但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很快,比如风电、太阳能发展都很不错,中国在碳减排方面所做的努力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承认。中国的“低碳转型”也将给世界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今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袁钢明说,这将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第三个方向。

然而转型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日前表示,中国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他说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必将改变整个世界对中国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