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87亿 河北承德完成史上最大世遗拆迁保护工程
外八庙周围环境整治及城郊村改造工程开创了承德市史无前例的"民心工程"。通过拆迁改造,不但要拆出环境,更要把农民的居住条件拆好,把农民拆富。为了把拆迁工程做成惠民工程,双桥区政府制定的"让利于民"的拆迁安置补偿标准:对合法合规的一宗宅基地200或230平方米安置住房,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的搬迁的奖励20平米,给予300-500元/平米的拆迁误工费和每年3000元的回迁过渡费。为解决长远生计问题,对被拆迁群众每人给予20平方米商业用房,对符合条件的村民一次性发放18742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款。各项惠民政策和保障措施的实施,确保了拆迁改造后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在拆迁后的建设上,不但要为村民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现代的城市社区,还要建设绿地、学校、医院、服务中心等等各种服务配套设施,大力发展佛教文化旅游产业,着力打造北方最大的佛文化中心。家住拆迁区域的村民任贵德一家三代7口人挤在60平米的老旧平房内,根据偿还、奖励、符合条件成家子女增补面积的政策,他家共分到350平米的楼房。任贵德笑着说,"党的好政策,彻底解决了我们老少三代的住房问题"。
众所周知,拆迁被称为"天下难",但再难的事,也难不住双桥的人。双桥干部深知身后有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只要付出真情真心,就可化难为易,闯出一片坦途。在实际工作中,双桥干部以心换心,换位思考,真正站在百姓的角度,用"帮"字开路,以"情"字感人,设身处地地为拆迁户着想,用真诚化解拆迁群众的抵触情绪;用真情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实现了签订安置补偿协议率99.1%、房屋拆迁率98.9%、信访率零的"两高一低"的和谐拆迁目标。双桥干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文明拆迁、阳光拆迁、和谐拆迁的真正内涵。因为拆迁改造工作实现了惠民、利民,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仅用三个多月的时间,拆迁工作得以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