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提升武夷山下城市形象 为大武夷旅游创造优势

2010-11-18 来源:闽北日报 点击数:1945

武夷山是全国的旅游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又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在现代化进程中,借助武夷山优势发展旅游业,无疑成了闽北人追求的目标。为此,提升武夷山下的城市形象就势在必行。

旅游又曰“观光”。“观光”,乃“观国之光”、“观城之光”。众所周知,武夷山自然风光无限美,如果武夷山下的城市也光鲜亮丽,那无疑是锦上添花。如果城市形象不能与之匹配,甚至反差很大,势必影响游客对武夷山的观感。城市是经济的载体,也是旅游的载体,显然,城市建设滞后,城市形象欠佳,不仅不利经济发展,而且不利旅游发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必会吸引游客青睐。旅游业发展了,又可扩大就业,带来更多家庭增加收入,从而激发他们休闲旅游的欲望,促进旅游业更大发展。

毫无疑问,闽北发展旅游业要发挥武夷山的品牌优势。不是打造“大武夷旅游”吗?显然,这圈内的城市、乡村都是旅游链条上不可或缺的环节,都应具有旅游资格,使之胜境无限,令人目不暇接。自然风光乃大自然的赐予,非人力所能形成,而人文景观有些则是后人可为的。营造一个有美感的城市人文环境,使之与自然景观相辅相成,无疑可以增添旅游的品位。现在有的城市服务水平低下,缺乏应有生气,以致俗不可耐,不仅无“光”可观,还会倒了游客的胃口。武夷山的周边城市,本应分享武夷山的旅游成果,但目前成效并不明显,其中原因也许有这方面的问题。如此看来,提升旅游城市的形象,意义也就非同小可。

所谓“风景名胜”,就是建筑景观与山水景观的和谐统一。全国建筑专家杨廷宝教授1980年对武夷山度假区规划设计提出“宜散不宜聚,宜土不宜洋、宜低不宜高,宜藏不宜露”原则,就是让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静态空间与动态空间的巧妙结合,让城市建筑顺应自然山水形态,成为有机的整体空间景观。这不失为旅游城市建设的指导方针。一味地照搬别人的模式,建筑风格雷同无异,或被商业陋习所左右,盲目滥造粗俗的景观,使城市呈现千楼一面的状况,不仅迷失了个性,抑或沦为品位低下,就会失去旅游城市的优势。

闽北乃古越之地,文化积淀深厚。武夷山城村古汉城遗址,是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发现年代较早、规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遗址;中国一批历史文化名人陆游、辛弃疾、李纲、郑成功等都先后在武夷山下的崇安、邵武、延平等地活动,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理学家朱熹以武夷山为中心的活动,成就了儒、释、教之大成;“程门立雪”中的游酢(游定夫)乃开创中原文化南移之先河;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且著有《洗冤集录》的宋慈出生在建阳;北宋词人、最具代表性的婉约派人物柳永则出生于武夷山。这些令人追忆怀古的特殊人文足以让游人欣赏凭吊。必须充分发挥这些历史文化的优势,注重塑造与众不同的城市形象,增添厚重文化旅游的魅力。

城市可视为一张名片。为提升旅游城市对外形象,城市规划建设必须具有前瞻性,且要高标准。城市是文化的凝聚,从整体形象到每座楼房、每个公园、每块绿地、每个小品等,无不透出它的文化品位。但愿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美的文明城市形象,为大武夷旅游创造优势、争光添彩!